思维导图创意作文系列5
写不充分怎么办
“糖葫芦图”教你写好细节
写作文时描写不充分,人物形象不丰满怎么办?
我来教你一个小办法:放大细节。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放大细节,就是把一个细小的动作,或者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一句细致入心的个性话语,详细地写出来。学好细节,作文就又具体又生动,人物形象就丰满起来啦!
实战演习战术一:放大行动细节
比一比:
哪句抓住了行动细节,进行了细致描写?
1、过了一会儿,老爸便抱了一些苹果兴冲冲地跑来。他把苹果从车窗一个一个递给我,看着老爸的白发,我不禁手一颤,最后一个苹果没接住,掉在地上。老爸赶忙弯腰去捡,就在这时,车启动了,老爸慌忙把沾有泥土的苹果在衣服上蹭了几下,又递给我。车开动了,老爸在车窗外挥动这手,着急地喊:“那只苹果,你别吃,还没擦干净......”我的泪涌了出来,滴在手上,也滴到了那个还沾有泥土的苹果上。()
2、爸爸给我送苹果()
答案:第一句话
仔细读,你会发现,这段话把一个简简单单的动词“送”变成了一连串的动词,串成了一幅“冰糖葫芦思维导图”。把爸爸的爱写的那么感人,小细节成就了大精彩。
找一找:
你能找到代表爸爸的爱的动作吗?
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
秘诀1
小细节,大精彩,
真感情,“动”出来。
战术二:放大服饰细节
选一选
读文找人,哪句话更容易找到她?()
A.她穿着厚厚的棉服。
B.她穿着厚厚的棉服,厚厚的棉鞋。
C.她穿着厚厚的棉服,厚厚的棉鞋,戴着厚厚的手套。
D.她穿着厚厚的棉服、厚厚的棉鞋,戴着厚厚的手套。毛茸茸的帽子像一朵粉嘟嘟的云,拖着五彩的雪花,飘落在头上,把小姑娘打扮得像冬娃娃一样可爱。
答案:(D)
为什么答案是第四句话?因为这句话中突出了服饰细节描写,这样的服饰细节描写能突出人物形象,和人物的特点密切相关,这样的细节描写——有用,精彩。
秘诀2
小细节,大精彩,
真性情,“穿”出来。
战术三:放大表情变化细节
下面的作文中有两段详细描写了小“变色龙”的表情变化,你能找到吗?()
“变色龙”
A.她是我的的好朋友,像条变色龙。我可不是说她的坏话。我是说她的表情变来变去,活脱脱就是一条变色龙。
B.“哼,我不想吃土豆!哼,我不想见到你了!哼,我......”这不,她的老毛病又犯了,刚才还阳关灿烂,现在却瞬间变脸:两条眉毛本来平平直直的,突然像睡醒的毛毛虫一样,向中间紧皱着“身体”,两眉毛中间立刻出现了三条“竖线”,像三把小火炬。脸上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铁板一样。一对笑眼也瞪得像铜铃似的,眼神像点燃的鞭炮,“啪啪啪”喷射着火花。这还不够,她还鼻子一抽,牙一咬,脚一跺,狠狠的甩出来一个“哼”字。
C.我见了,偏偏火上加油,“生气吧,生气吧!气一气,十年老,早点成为老太婆!”我也不甘示弱地回答。不出所料,她使出锏,“哇”地一声哭起来,泪水像小溪一样流淌着,还不时地瞄我几眼。我觉得很好,就不由自主地“扑哧”一声,笑了。
D.谁知,她也随着我笑了,“大雨天”一眨眼变成了“大晴天”。
E.现在地她和刚才完全想换了一个人:水汪汪的眼睛笑的眯成了两条缝儿,像两条毛嘟嘟的月牙儿,红润润的小嘴巴也开心地向上翘着,仿佛一条小红船,在月空下摇啊摇,摇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F.不用揉眼睛,我保证,这就是刚才的丁明宇。因为她呀,真的就是一条变色龙——货真价实,如假包换!
答案:(B、E)
锁定表情变化进行细节描写,就像摄像师拍照一样,喊一声“茄子——”,定格住一种表情。表情变化描写,就是用文字为人物“拍”一张照片:或悲或喜,或囧或气。
运用表情变化进行细节描写,你的人物也能在笔下“活”起来。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 上一篇文章: 好消息6月26日本周五,郑州大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