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小动物泪器的解剖与生理

引言

泪液系统包括下列组织(如下图),本文将依序介绍。

图1泪液系统

泪腺与第三眼睑腺   ?副泪液腺体   ?泪膜   ?泪点与泪管(泪小管)   ?鼻泪管   ?鼻孔

泪腺与第三眼睑腺

第三眼睑腺为一扁平管腺状腺体,位于T形软骨内腹侧。泪腺腺体或第三眼睑腺体向眼球的那一面(内面)具有许多微细管,可分泌泪液后注入结膜穹窿,之后随重力作用、眨眼或第三眼睑的移动而将泪液分布于整个眼球表面。

副泪液腺体

副泪液腺体位于眼睑的边缘,可分泌一些物质共同组成泪膜,其包括下列腺体:   1.睑板腺 犬眼睑边缘约有20~40个睑板腺,此为特化的皮脂腺,可分泌泪膜最外层的物质。   2.穆勒氏腺 为特化的汗腺。   3.蔡司氏腺 与睫毛相关的特化皮脂腺。目前动物后两个腺体功能不明,但目前已知蔡司氏腺体感染时会造成麦粒肿。

泪膜

泪膜约为8~9μm厚,其覆盖住眼角膜及结膜上皮,可分成3层,包括外层脂质层、中层水样层及内层黏液层。

1.最外层的脂质层 由油性物质与磷脂组合而成(约0.1μm厚),由睑板腺与蔡司氏腺分泌而成;此层可减少水分丧失、提高泪膜的稳定性。部分眼药水中的防腐成分或一般销售的浴液会清除此层,可造成眼角膜干燥进而造成眼角膜溃疡。临床上难以精确地评估此层,但在眼科检查中以高放大倍率、斜光源检查时可看到眼角膜上覆盖着一层油状物质;目前有一些实验是以偏光生物显微镜来评估其厚度。

2.中间的水样层 由泪腺与第三眼睑腺分泌而成,为泪膜中最厚的一层(约7μm厚),其具有下列几项功能。   (1)可将结膜囊中的异物或细菌冲洗出来。   (2)可作为第三眼睑或眼睑在眼角膜上移动时的润滑剂。   (3)为眼角膜提供营养,包括氧气、氨基酸、维生素A、生长因子、抗体(免疫球蛋白A)和移除代谢废物。白细胞也可经由泪膜而移行到眼球表面。   (4)为眼角膜提供平滑表面以维持适合的光学功效。最内层的黏液层可帮助填平眼角膜上不规则处,具有相似的功能。   (5)提供抗菌物质来源,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和溶菌素。   此外泪液中还包含蛋白脢抑制因子,可保护眼角膜细胞不会因细菌、免疫细胞或眼角膜细胞产生的分解酵素而造成伤害。

3.内层的黏液层 约1.0~2.0μm厚,为一水和糖化蛋白,是由结膜中杯状细胞产生。此层是将亲水性水样层稳定的与其下方亲脂性眼角表面结合的重要因子;其黏液蛋白具有双极性,一端可与亲水性水样层接合,而另一端可与亲油性眼角膜表面接合,使得泪液不会轻易地从眼角膜表面流走。此层临床上也难以精确地直接进行评估,但可经由泪膜破裂时间来间接进行评估。

泪点、泪管与鼻泪管

大多数家畜哺乳动物具有上下两个泪点,位于上下眼睑的睑板腺内缘靠近内眼角处。上下泪点经由上下泪小管自眼睑边缘向鼻腔延伸,向内行经过眼眶骨膜再汇合而成泪囊。不同种类动物泪囊的大小不同,有些只是两条泪小管汇合处再稍微扩张一些。泪囊位于泪骨内一漏斗状凹陷内,此凹陷又称为泪窝。

泪囊经鼻泪管从上颌骨的内面连接至鼻点。在犬其开口位于在鼻翼褶的腹外侧,在马则位于黏膜皮肤交界处的腹侧,而牛则位于更外侧处。马与牛的鼻泪管较容易看到而可以放置导管,而犬则较难看到,即便在全身麻醉下仍需要利用适合的仪器才有可能看到。

犬的鼻泪管常见在泪囊与鼻管中有另一个开口可通往鼻腔;而兔子的鼻泪管则具有多处急陡、狭窄的弯曲处,因此此种动物更易发生鼻泪管阻塞或是泪囊炎,而其鼻泪管又更难以放置导管。

泪膜中约25%的水分是因挥发流失,其他则经由泪点进入泪管流入鼻腔,大部分泪膜会蓄积于内眼角处形成泪湖,大多数会经毛细管作用与眼睑运动促使泪液进入上泪点中。当眼轮匝肌收缩时,会促使泪囊壁拉紧而降低管腔内的压力并使泪液进入泪囊中,此机制又称为泪液帮补。

神经支配

泪腺的神经支配与其泪液调控的机制为一复杂的过程,家畜动物中其确实、详细的调控方式尚未明确。目前已知是由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泪腺的分泌,其中由视神经的分支——三叉神经、颜面神经、翼神经节与从颈动脉丛分支出来的交感神经共同调控泪腺。

文章推荐

小动物眼科的检查方法(上)

小动物眼科的检查方法(下)

眼睑病-眼睑炎症

小动物眼睑位置和功能异常诊疗方法(眼睑内翻、外翻、闭合不全、外伤)

小动物眼睑病-睫毛异常

小动物眼睑肿瘤的诊疗方法

小动物第三眼睑病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

长按上方







































白癜风用什么治疗
治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a.com/alfx/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