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间春夏季孩子易上火,怎么办峄
传播科普知识服务全民健康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可以在临床明察秋毫、妙手回春,
他们勇于担当、医者仁心,
他们是未来的希望和力量,
他们就是---医院儿科医生
儿童节快乐今天的中医科普间,给大家推荐咱们枣庄市医院儿科主任韩虎。
本期专家韩虎
枣庄市医院儿科主任
韩虎,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任枣庄市医院儿科主任,山东省健康委员会小儿呼吸病组委员,枣庄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济宁医学院特聘讲师等。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先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喘病、消化不良、紫癜、抽动症、厌食症、遗尿症等疾病,临床经验丰富。
科室
今天就小孩内热上火这个问题简单做一下介绍,现在正是春夏季节,出现内热上火的孩子也多了,像有这些上火症状的孩子我们也开始重视起来!
01为什么春夏季节孩子容易内热上火?专业解答内热,顾名思义就是内生火热,主要与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有关。比方说,像现在这个季节,冬天过去了,夏季到来,自然界寒气消退,阳气回升,整个大地都是一片繁盛,中医认为人与天地是相应的,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归纳小儿的特点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幼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上火生病不能自我调节,加之小儿为纯阳之体,易化火化热,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春夏季孩子容易内热上火,医院儿科门诊里有“火气”的孩子明显增多的原因。
02小孩内热上火有哪些症状?专业解答韩主任讲,小孩内热上火有很多种,如果家长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宝宝抵抗力下降。下面让我们看一看这些症状:
(1)口唇发红、舌尖红。有些家长抱着孩子一进入诊室,一眼就能看到孩子的口唇像涂了口红一样,红艳艳的。这时候让孩子把舌头伸出来,多半发现舌尖的颜色明显比舌体红,甚至还有许多鲜艳的红点,有的儿童还伴有溃疡。如果还没学会说话的孩子,突然不肯吃饭,容易烦躁,不安哭闹,甚至不愿喝水,父母就应该检查一下,他们的口腔里是不是有溃疡面。
应对策略:给宝宝降火气,可以选择适合宝宝的专用药,比如适合0-6岁儿童的小儿七星茶,或者自制降火茶,只要用绿豆、鲜藕、甘蔗、大白菜根、荸荠、鲜茅草根、鲜芦苇根等熬茶,让宝宝每天多次饮用,对预防上火就有很好效果。妈妈可以给宝宝吃一些新鲜莲子,还有茄子、茭白等也是祛火的好食物。
(2)宝宝眼屎增多。多数家长在就诊时诉说发现在早晨起床时,孩子的睫毛被分泌物黏住了,不容易睁开眼。在排除了一些泪道、眼部的疾病后,可初步判定宝宝上火了。
应对策略:妈妈要注意孩子的作息时间,不要让孩子太晚睡。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的环境清新,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在空气清新的日子多带宝宝外出,也可以促使宝宝体内积热的发散,提高抗病能力。
(3)宝宝有口气。当靠近孩子的面部,就能明显闻到。这种情况可能是“胃火”所致,一般与喂养不当出现积食有关。另外,胃火严重时还会同步出现大便干结等问题。
应对策略:孩子不吃饭,家人不要强迫孩子吃,小儿脾胃功能本身就弱,孩子不吃饭或吃饭少时,可能已经出现脾胃运化功能下降的问题了,家长过度的喂养,造成脾胃运化负担加重,食物消化不动,而造成积热。
(4)宝宝睡不香。睡觉时经常翻来覆去,严重的会爬起来哭闹,同时没有其他症状,就可能是因为上火了。
应对策略:可给予孩子喝一些竹叶茶、莲子汤等调节,也可以予以小儿推拿治疗。
(5)大便干硬,大便臭。大便干硬难下,有的儿童大便时,憋得小脸通红、眼中带泪,有的儿童两天一次大便或者数日一次,有些干结如羊屎,呈现圆球状。
应对策略:宝宝便秘,饮食宜清淡,预防“上火”比“降火”更重要。对于宝宝来说,坚持母乳喂养,在辅食添加中多给宝宝吃些清火蔬菜,促进肠道蠕动,可起到预防上火和便秘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少给宝宝吃大葱、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还有肉类、巧克力以及油炸类等热量高的食物也要少喂。对于内热重,大便干结如球,便秘久不见好转,建议及时来就医治疗。
(6)尿黄。宝宝的尿液会比平时的颜色黄,分量变少,这一症状表明宝宝上火了,同时也代表宝宝身体水分缺失。
应对策略:要培养宝宝喝白开水的习惯,补充宝宝体内所需的水分,同时也是在清理肠道、排除废物等。如果宝宝不爱喝白开水,可以加一些白糖或者是果汁类的东西。但不要给孩子喝添加了甜味剂、色素、香精或高糖的饮料,这可能会加重上火表现。
监制:胡元坤
审核:孙中华
编辑:张孝良翟潇
出品:枣庄市医院科教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爱眼知识注意眼泪有脓非小事,小心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