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ldquo泪溢rdquo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泪溢

图1(鼻泪管示意图)

泪溢的定义

泪溢是流到面部的泪液量异常,常因阻塞而溢出。

泪液排出结膜囊后,一部分蒸发,一部分由眼睑瞬目运动分布于眼球表面,汇聚于内眦处的泪湖(图1),依赖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由接触眼表面的泪小点和泪小管进入泪囊、鼻泪管到鼻腔。

简介

产泪量增加(通常因眼部刺激)会发生泪溢/流泪。泪液排出受阻、面部毛发对泪液的毛细作用、眼睑过短形成的解剖缺陷,都会使泪液溢出。经常性泪溢会引起眼内眦周围的毛发和皮肤染成棕色,引起湿性皮炎(图2、3)。在泪溢的鉴别诊断中,一旦排除了流泪反射或分泌过多造成的原因,即需考虑泪液排出系统的堵塞。

图2(双眼泪溢)图3(严重泪溢)

1、泪点的先天性闭锁:先天性泪点闭锁主要发生于美国可卡,贝灵顿梗和金毛。经常牵涉到下方的泪点,且通常为单侧(图4)。

2、腹侧泪点异位:腹侧泪点异位涉及到泪湖,泪液很难流到腹侧泪管。下眼睑内翻刺激眼睛引起下方泪小点位置不正是泪溢的常见原因。美国可卡犬常见泪小点的先天性异位。

3、泪点窄小

4、睑球粘连:在玩具品种,眼睑和眼球间张力较大,有可能导致泪湖过小,流经泪点通路受限。

5、获得性睑球粘连:在泪点区域结膜处的获得性睑球粘连可能会阻塞眼泪流出。这种情况见于患有严重疱疹病毒性结膜炎或该区域有损伤的幼猫。

6、下眼睑损伤:撕裂,包括眼睑缘的连续性遭到破坏或下泪点/泪小管断裂,也可导致泪溢。

7、泪液的毛细作用:由于面部毛发过长可能会发生泪液的毛细作用,可见于眼内眦眼外眦或泪阜。常见于长毛犬,如贵妇(图5)。

8、腺体分泌过多:泪液分泌过多可能是源于腺体炎症的刺激。从泪溢患犬所切除第三眼睑的组织病理学可观察到:第三眼睑腺体肿大(图6)、单核细胞炎性浸润、泪小管组织鳞状上皮化。由于刺激,泪溢可能会伴发腺体肿胀,泪湖缩小或产泪量增加。然而,也有报道称泪溢患犬的产泪量仅比正常犬高10%。在很多先天性泪溢患犬可观察到腺体组织增生和肿大。病因不明,但移除腺体能够改善泪溢,与术前STT值相比,术后STT值没有明显降低,表明产泪量并没有明显减少。

9、流泪反射:

(1)眼部和眼周不适或疼痛

双行睫、眼睑内翻、异位睫、或异物。异位性结膜炎经常导致慢性泪溢,由于舔舐,染色不仅出现在面部,爪部和口腔周围也有。角膜溃疡伴发的疼痛是流泪反射的明显病因,但也需注意青光眼和葡萄膜炎。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眼部不适(如:眼睑痉挛)时也可能会发生流泪反射。

(2)光和风

许多家养狗狗在户外都会发生泪溢,但在室内正常。很明显,环境会加剧动物眼睛的问题,无论是什么天气或季节,这种反射性流泪的犬在室外都会有明显的泪溢。当采取保护措施后,流泪症状即迅速消退。松狮和沙皮具有品种易感性。

图4

末端穿孔,导致感染。

图5

内眦发生泪液毛细作用

图6

第三眼睑腺炎伴发泪溢,腺体肿胀、结膜覆盖、充血

治疗

1、药物治疗

泪溢的药物治疗可用于管理炎症、疼痛,或减少泪液染色。治疗目的在于减少泪液染色及其形成的沉渣粉末。药物治疗通常有些经验主义,鲜有文献记载,具有争议性。

(1)四环素

四环素(50mg/天/犬)可减少很多先天性泪溢病例的泪液染色及面部潮湿。机理尚未明确,因其不会降低正常犬的产泪量,所以被用于抑制面部染色。根据笔者经验,四环素既可减少面部染色,又能减少潮湿。

(2)甲硝唑

甲硝唑(平均mg/10天/犬)也可用于治疗因泪溢形成的染色。与四环素相比,即使对短期病例给药量过高时也不会降低产泪量或产生药毒性,同时也能减少面部的潮湿(图7)。

经过2-4周的初期治疗后,即需要间歇性给药以控制染色。

图7.

服用2周甲硝唑之后。毛发染色和潮湿已有明显改善。

图8.

局部麻醉用11号刀片切开,闭锁的下泪点。

2.手术治疗

侧卧保定,眼部局麻,在泪点处用11号刀片做切口,开放泪点(图8)。接着插入泪点扩张器扩大。初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点眼以阻止伤口愈合。若伤口闭合可重复操作,或植入鼻泪管插管2-3周。

诸如眼睑内翻、双行睫、或泪阜表面的多余毛发,都需要在手术时纠正。多种潜在病因(如:双行睫、结膜炎、眼睑内翻、毛细作用)经常表现在同只动物身上,这就需要根据症状进行临床判断。首先治疗最明显的,术前应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或同时给与多种治疗。

对于没有明显原因的泪溢患犬,如:迷你贵妇,主张切除第三眼睑腺。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风险就是老年后会产生KCS,因此要慎重考虑。夏楠老师一般不建议为了治疗泪溢而采用的第三眼睑腺切除术。

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赞转发哦!

中兽医学探讨

流泪症是指泪液不循常道而溢出睑弦的眼病,有冷泪与热泪之分,类似于西医学的泪溢。常因气血不足,或肝肾两虚,不能约束其泪液而流泪;或因肝血不足,泪窍不密,风邪外袭而至泪出。故《诸病源候论》指出:“五脏六腑皆有津液,通于目者为泪。若脏气不足,则不能收治其液,故目自然泪出。”

功能性泪溢者多为虚证,治宜补虚;器质性泪溢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针灸治疗:肝血不足证,以补法为主,可针肝俞、太冲、合谷、风池;肝肾亏损证针灸并用,可针肝俞、肾俞、涌泉、太冲;若流泪清冷者,可加神阙艾灸及同侧睛明穴或承泣穴温针治疗。

预防:增强体质,按摩睛明穴,有助改善。

1月14-16号威狼培训白内障专题课程开课!想要了解更多眼科诊疗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a.com/lqbwh/1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