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问一文了解夏季最招人烦的蚊子明

夏天里最招人烦的生物,便是蚊子!中国,蚊子的种类之多,有15属33种及亚种但是真正对人造成威胁的,只有三大类一个是库蚊,一类是按蚊,另一类是伊蚊最常见的蚊子库蚊库蚊,也称家蚊每天藏在你家吸血的就是它,最喜爱在夜间活动最危险的蚊子按蚊按蚊,也称疟蚊,最爱在夜间活动为什么说它最危险因为它是携带病毒最多的蚊子其中令人闻风丧胆的病毒,当属疟疾这种疾病每年可造成百万人死亡最凶猛的蚊子伊蚊伊蚊,也称“花斑蚊”它们的特征是翅膀没有斑但是身体有很多黑白花纹它们最喜欢在白天活动也喜欢阴凉的地方叮人非常凶猛,而且飞行速度极快可传染许多疾病蚊子咬人也是很“挑剔”的下面是整理的招蚊子的因素

蚊子为什么咬人?

蚊子之所以要叮咬人,往往是因为雌性蚊子卵巢发育、繁殖下一代需要特殊的蛋白质、含糖物质,而蚊子无法自己生成,只有从哺乳动物体内获得。蚊子吸取血液后,其体内会对血液进行分解、合成并用来合成卵细胞,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4天,一次叮咬所获取的蛋白质往往并不足够,因此蚊子会继续四处“觅食”吸血,直到满足繁殖需求。

蚊子如何确认位置叮咬?

但蚊子并没有眼睛,无法通过视觉感知哺乳动物所在位置,其获取猎物信息的途径是通过感知生物的热量、CO2、挥发性化学物质等因素,这也使得蚊子可以快速找到暴露在空气中皮肤的位置,且由于血管的热辐射比皮肤要高,所以蚊子可以精准的“着陆”进食。因此,蚊子真正想吃的不是血,而是人类血液里可促使蚊卵成熟的蛋白质、糖分。所以如果某人的血液里含有较丰富的胆固醇或维生素B,就会更容易得到蚊子的青睐。

蚊子喜欢哪些人?

“趋食性”并非因为传说中的O型血、皮肤娇嫩,一个人“招”蚊子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体向蚊子发出“信号”的能力强弱。这些“信号”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蚊子的触角中含有受热体,因此对温度十分敏感,而此类人群表皮散热较快,温差变化较大,近距离时,它会利用温度定位,更易被蚊子“锁定”。在31℃~40℃内,温度越高,蚊子越喜欢。

二、新陈代谢快,CO2排出较多的人。蚊子会根据人们出汗时排出的乳酸、尿酸、氨气以及其他物质来确定目标,而且更喜欢体温较高的人。由于剧烈运动会促进乳酸的增加并产生更多热量,这会使你从蚊子的众多目标中“脱颖而出”。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蚊子用来定位叮咬目标重要依据之一。它们用一个叫做下颚须的器官来完成这件事,能探测到远至约50米外的二氧化碳。所以,那些相同时间内呼出更多气体的人——往往是那些体型较大的人——更加吸引蚊子。这也就是为什么通常来说,跟大人比起来小孩子更少被蚊子咬。如肥胖、孕妇、肺活量大及呼吸频率较快的人。此类人群排出CO2的浓度较高,而蚊子寻找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辨别CO2的气流方向。

三、皮肤细菌,皮肤上如果有大量的某几种类型的细菌,就更容易吸引蚊子。但出人意料的是,如果皮肤上有许多细菌,但菌群的种类更为多样的话,这样的皮肤反而不太吸引蚊子。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蚊子尤其喜欢咬我们的踝关节和双脚——因为这些部位的菌群组成更加稳定。

四、胆固醇高,血液中维生素B含量丰富的人。

五、化妆的人。市售许多种类的化妆品中含有硬脂酸,这种物质对蚊子的诱惑力非同寻常。

六、穿深色衣服的人。蚊子之所以昼伏夜出,主要是因其具有趋暗的习性,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是暗色系衣着的人,其次是蓝、红、绿等。

蚊子的天敌有哪些

蚊子是完全变态发育的小型昆虫

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三个生长阶段

前三个时期生活在水中,成虫生活在陆地

所以它的天敌有很多,水陆空都有

有蜻蜓、蝙蝠、斗鱼普叉、青蛙、壁虎等等

其中蜻蜓和蝙蝠是蚊子最大的天敌

1、蜻蜓是天生的蚊子克星,也是生活在水边,在水中产卵,它的幼虫吃蚊子的幼虫,长大了吃成年蚊子,而且体型比蚊子更大,也比蚊子更灵活。据统计,一只蜻蜓幼虫一年能吃0多只蚊子的幼虫,一只蜻蜒能在1小时内吃掉只蚊子。2、蝙蝠也是蚊子的一大克星,蝙蝠在晚上捕食,蚊子在晚上活动,当然成为了蝙蝠的食物,因为蚊子的体型太小,一只蝙蝠每天晚上要吃掉0-只蚊子。3、鱼类中斗鱼普叉也是蚊子的克星,它的色彩艳丽,极易养活,在家中阴暗的角落放个鱼缸,养几条斗鱼普叉,蚊子就会被吸引,然后被吃掉。

蛙类、壁虎、蜥蜴、蜘蛛等动物也会捕食蚊子,但是消灭的数量不多。

蚊子会吸血,传播细菌,而且繁殖能力很强,如果想通过养动物来消灭蚊子是不实际的,因为蚊子的幼虫喜欢在死水中生存,而很多动物是无法生存在死水里的,且消灭蚊子的速度比不上蚊子的繁殖速度。

古人夏天如何驱蚊

全世界的蚊子有三千多种,其中雌蚊子主要以吸人或动物血为食。

被蚊子叮咬后,不光皮肤发痒,甚至还会传播疟疾等传染类疾病。

所以,每当夏天来临,防蚊都是生活中时刻需要注意的事。

蚊子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一亿多年了,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祖先茁壮成长。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天运篇》里就有记载“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表达了对蚊子的痛恨。那古人夏天是如何防蚊、灭蚊的呢?

烟熏法是古人最常用的驱蚊办法。

蚊子怕烟熏,还惧怕一些特殊的味道。

古人发现蚊子的这一习性后,就用烟熏驱蚊。

古人发现,燃烧艾草、蒿草的驱蚊效果不错,而且烟雾不多,味道不呛人。

于是,艾草、蒿草就成为古人驱蚊的常用材料,还被制作成最早的驱蚊工具“火绳”。一直到改革开放前,火绳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被使用。

秋天,人们将结过籽的艾草、蒿草采集回家,像编辫子一样将其编成绳状,然后挂在房梁上晒干,避免受潮。

等到第二年夏天,火绳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晚上睡觉将其在屋内点燃,驱蚊效果是极好的!火绳的功能类似初级版的蚊香。

△汉代火绳(甘肃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收藏)

至少到了宋朝,古人已经在火绳的基础上制作出了蚊香。

宋代《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蚊香”里有雄黄的成分。

雄黄是硫化砷矿石,也是古代用途很广的杀虫剂。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古人在端午时节采集材料制作蚊香,这很有可能与古代端午采集艾草的习俗有关。蚊香的制作工艺在清代进一步提高。

晚清时,一个来华采集茶种的英国人曾写过一部名为《居住在华人之间》的书,其中就有关于蚊香的记载。

这个英国人当时从浙江西部去福建武夷山,途中由于气候炎热潮湿,被蚊子叮得整夜无法合眼。他的随从就购买了一些当地人使用的蚊香,驱杀蚊虫很有效。

他把这一信息传回欧洲后,引起了欧洲昆虫学家和化学家的极大兴趣,询问他这种蚊香是由何种物质合成的。

后来,他在浙江定海获得了这种蚊香的配方——由松香粉、艾蒿粉、烟叶粉、少量的砒霜和硫黄混合而成。是的,含有砒霜!不知道古人烧这种蚊香会不会中毒。

除了蚊香,古人还用香囊驱蚊。香囊在明清时期很是流行,除了有香水的功效,还有驱蚊的效果,因此也成为古代文人雅士和贵族公子的驱蚊最爱。

唐,银鎏金花鸟纹香囊,法门寺出土

香囊中含有多味中药,这些中药的味道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这就和今人把“风油精”“花露水”涂在身上的效果一样。

除了驱蚊法,古人还有避蚊法。

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把蚊子挡在外面!挡蚊子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蚊帐了。

南朝梁元帝撰写的《金楼子》记载: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经常在“翠纱之帱”里避蚊。

这里的“翠纱之帱”就是今天的蚊帐。

唐宋以后蚊帐进一步普及。

北宋张耒《离楚夜泊高丽馆寄杨克一甥四首》诗称:“备饥朝煮饭,驱蚊夜张帱。”

可以看出,蚊帐已是当时居家必备之物。

《吴猛恣蚊饱血》,清代,王素绘

蚊帐在我国使用了两千多年,其雄风在当下依旧不减。

年里约奥运会时,莱卡病毒肆虐,而蚊子正是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在其他国家运动员“谈蚊色变”之时,我国运动员拿出了老祖宗的法宝——蚊帐,有效地防止了病毒传播,也引起了他国运动员的效仿。

两千年前的中国制造,而今也能派上大用场。

此外,古人还有许多种奇葩的灭蚊法。

比如在家中大缸内注水养青蛙。

蚊子喜阴凉,又需要在水中产卵,所以爱往缸里飞,一飞进去就会被青蛙吃掉。

还有一种“灭蚊灯”,小说《金瓶梅》里有提及。吸蚊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在灯的鼓肚上有一个喇叭形的大口,灯置其中,点燃后,气流从大口中进入,从上面的烟道排出,飞来的蚊虫就被吸入而烧死。

吸蚊灯,图源/山西慧光古灯博物馆

可以说,与蚊子战斗的历史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

总结:

明德初心关联:

1、超清动图:原来蚊子吸血这么复杂?才不是一根针在戳你呢!

2、世界上杀人最多的动物,是蚊子

3、蚊子这么讨厌,有办法让它们断子绝孙吗?

4、蚊子越来越爱咬人,这可能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不良后果

5、痒痒痒痒痒!为啥我的蚊子包,比别人的更痒!

6、想靠植物驱蚊?香叶天葵告诉你:都是假的!

7、电蚊香对猫有毒!哪种驱蚊产品对宠物最安全?

本文为明德初心综合整理,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

免责申明: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a.com/lqbwh/1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