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春天一部容易打开人泪腺的电影
好的电影如同一本好书,一开始急不可耐地想要看到结尾,到最后会突然舍不得看完。
《四个春天》就是这样一部好电影,是由陆庆屹执导的纪录片,导演将镜头对准自己的父母和家庭中的生活琐事,拍摄时间长达4年。导演以年到年回家与父母过春节的四个春天为主线,在他平淡细腻的镜头下为观众呈现的是爱情和亲情的永恒话题。
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这部影片最打动观众的也是它的真实。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提倡镜头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扮演,甚至反对带有表演的影片。
这部影片就是以真实的家庭生活为背景,父亲陆运坤是中学退休老师,母亲李桂贤是家庭妇女。两位老人并非演员,在镜头中展现的不过是他们真实生活的点滴,没有任何表演的痕迹,非常自然。
影片于年1月4日在中国上映,豆瓣评分高达8.9,这部高口碑影片被提名第55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剪辑”。两位老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相濡以沫的爱情,也用乐观向上的态度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变故与别离。
一、相濡以沫、相互扶持才是爱情最珍贵的样子
年少时,每个人都曾渴望谈一场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爱情;长大后才发现,细水长流的爱情才最难得;步入到人生的暮年,便懂得相濡以沫、相互扶持才是爱情最珍贵的样子。
影片中的两位老人,既平凡,又可爱。父母皆是勤于劳作之人,父亲在农活之余喜欢摆弄乐器,母亲茶余饭后喜欢哼唱歌曲,儿女虽不在身边陪伴,但两位老人的生活却充满乐趣和诗意。
在他们身上我们仍然能看到爱情的美好。老头为老伴细心染着白发,老伴为老头认真理着发,两人相视而笑。他们一起上山打蕨菜,一起熏制腊肠,为我们诠释了相濡以沫和相互扶持的含义。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两位老人在各自的房间做着各自的事,老伴戴着老花镜在缝纫机上忙活着,老头坐在电脑前放着音乐,跟着节奏在唱歌,双手还打着节拍。两位老人之间只有一墙之隔,两扇门敞开着,画面十分温馨,也非常生动。
导演陆庆屹在《四个春天》序言中说:那是我第一次在一定距离外,长久地凝视我的父母,我仿佛看到了“地老天荒”这个词确切的含义。
影片中老头对老伴说:“我发现越来越不能离开你了。”老伴对老头说:“我能陪你几天算几天,能陪你几年算几年。”这些话是对老伴一词最好的诠释。老年夫妻相互之间习惯用“老伴”这个词,一会儿看不到对方,就会特别不安。影片中的老头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吹拉弹唱,各种乐器自得其乐,老伴则是个可爱的人,不管是饭桌上还是摘菜中,一时兴起都会唱几句,有时还能跳一小段舞,他们的结合是有趣灵魂的相吸。
看到他们,我想起《人生果实》中津端修一夫妇晚年的生活,在院子里种了蔬菜水果,还养了花,平时一起打理菜园,等到花儿盛开时,修一还会为英子拍照留念。
《四个春天》和《人生果实》都是纪录片电影,也都记录了一对晚年夫妻的日常点滴,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爱情最珍贵的样子。待到白发苍苍之时,彼此仍相看两不厌,老头手牵着老伴,老伴搀扶着老头。
二、不管儿女走多远,勿忘回家
这部影片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来自家的真实。影片没有任何的说教与批评,而是将真实的状态呈现在我们眼前,每个人对于家有不同的定义,观看影片时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家,永远是每个人最挂念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渴望的温暖和爱。
中国人对于过年有着极大的情感,一年到头不管好与坏,都希望回家过个团圆年。影片中导演以年到年回家与父母过春节的四个春天为主线展开,为我们再现了过年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刻。
影片中母亲要大扫除,父母会提前熏制好腊肠,等着孩子们回家。母亲还会专门写一个菜单,父亲手写过年要贴的对联,街上鞭炮声声,烟花在夜空中璀璨绽放,年在团圆中悄然划过。
一年当中,孩子们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唯有春节和春天这段时间。之后,孩子们要回去工作,母亲送孩子出家门口,望着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父亲则会亲自送孩子到车站,之后一个人走路回家,六公里的路程。
过年总是悲喜交加,喜的是一家团圆,悲的是过完年的离别。对于父母来说,一年中最盼望过年,因为孩子们都回来了,冷清的日子终于热闹起来了。可是,随之而来的离别往往又让他们感到惆怅,只能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他们还沉浸在团圆的热闹中,转瞬又剩下老两口。
导演陆庆屹谈及创作收获时说:“希望我们走过天涯海角,始终不忘心中柔软。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不管儿女走多远,勿忘回家。正如丁立梅写的:这世上最美的语言,我怕是叫一声少一声了。但眼下我还能叫着,我很感激了。
儿女回家,叫一声爸,叫一声妈,有人应,就是最幸福的事。
三、平凡日常中蕴含动人力量
影片为我们所展示的皆是平凡日常中的点滴,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因为足够真实,我们一下子就被代入进去了。
对于什么事都好奇的父亲,实在是个可爱的老头,不只会吹拉弹唱,还会修凳子,修电灯,电脑学习剪辑视频等等,每天至少为家多做一件事,如此他觉得安逸。
乐呵呵的母亲,随时随地即兴演唱,毫不怯场。为孩子们做各种好吃的,总是一副笑盈盈的模样,爽朗的笑声让人印象深刻。
两位老人朴实善良,对于在家中筑巢的燕子十分欢迎,惦记着它们何时离去,又何时飞回来。修剪花草,打理蔬菜,从不干涉孩子们工作,老两口互相扶持,乐观向上,热爱生活。
曾有人问导演陆庆屹,你父母身上那么多让人感动的特质,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他想了想,回答说,是温柔。温柔能带来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两个温柔的老人将日子过得有趣诗意,并将这种温柔教给了子女,才有了这部纪录片的诞生,击中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
影片也涉及到了死亡,姐姐患病离世,两位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痛无法言说。影片没有没有借此煽情,依旧是回到日常生活中。
下一个春节,母亲端了一碗饭菜放在桌子上,叫了姐姐的名字,还告诉她都有什么菜。弟弟离开家前对着姐姐遗照说:姐,我走了。父亲吃饭时特意为姐姐留了一个位置。冬天,父母去姐姐坟前将积雪清理,父亲用拐杖在地上写下姐姐的名字。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足以让人落泪。
《人民日报》评论:一部容易打开人泪腺的电影,并认为影片最动人的根源就在于《四个春天》的温暖与治愈,勾起了大多数观众心中最牵挂的“家”。
看完影片,有人说,会让人迫不及待想要回家陪伴父母;也有人说,如果没有《四个春天》我们都忘记了如何生活了;还有人说,治愈了我的过年恐惧症。
而我想说,看完影片我重新理解了爱情和亲情。关于爱情,细水长流,相互扶持才是最珍贵的。关于亲情,亲情如海深,即便是死亡也不能将至亲之人从心里带走,那些逝去的亲人永远活在家人的心中。
最后总结:最后总结:
我很庆幸看到了这部纪录片《四个春天》,被两位老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所感染,也被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所打动。
姐姐离世后,两位老人将思念埋在心底,继续乐观的生活,将蒲公英吹落,他们的脸上绽放出笑容。老伴在阳台上浇花,老头拿来帽子为老伴戴上,怕她晒着。
影片中的很多细节既朴素又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父母日渐衰老,也不忘告诉孩子:记住,再怎么有钱,也要考虑居安思危,不要失去了自己生活的能力,要自强自立。
我们对于父母总是羞于表达爱,而父母对于我们也总是将思念埋在心底,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些许来不及。愿看到影片的我们都能懂得珍惜。
别让陪伴停留在嘴上和电话中,常回家看看,陪父母吃顿饭,聊聊天。毕竟,见一年就少一年。
- 上一篇文章: 天龙八部2兄弟情冲击泪腺,激发天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