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帅医生,在家里的那个你和在医院的那个
刚刚在朋友圈,发现一位医者如此吐露心声,偷偷摘录下来。
其实这句话还可以如此翻译——纯医生的道路上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什么是纯医生?
按照我的理解,不对病人做多余的事情,是为“纯”之意。
为什么纯医生难坚持?
一个仁心仁术的中医,追求用药精准,一分证据一分药物,拒绝大包围。一张中药处方寥寥几元到十几元,就基本解决很多常见疾病。一个仁心仁术的西医,何尝不是如此?一些口服药物就可以治疗很多常见疾病。
但很明显,生长在这一个以药养医和过度医疗养医为特征的时代,纯医生的生存空间是逼仄的。这种医院管理者、同行,同样的一个队伍,你不步调统一,就会危害到这个集体的安全与利益,成为不识抬举的异类。甚至,这种精准医疗还会得罪某些病人。他们习惯和依赖过度医疗,你处方如果吝啬小气,连检查都不做一个。药到病除,你是好人。如果疾病恶化,医生的不作为很容易被放大。
医院们正在狂热而悄悄地斗富,院长们在一起开会,医院的收入,并且进行比较。整个医疗行业以大以富为荣,以小以穷为耻。在80到90年代,医院收入过亿元感到目瞪口呆。时至今日,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小目标,营医院已经不是少数,百亿也不是新闻。医院的产生,是医院财大气粗的标志物之一,最大是因为有钱。
与此同时,医生们斗惨成为另一种现象。翻阅医生们记录的文字和倾诉的心声,苦难成河,穷、苦、累、失尊严、危险的因子比比皆是。行医的基本权利没有保障,经济没有保障,人身安全没有保障。这些千言万语汇总成一句话——尊严没有保障,你无法成为一个你想要成为的医生。更进一步说,你无法成为你真正想要成为的人物。
原因何在?
医改专家周生来说,医院的最大支出是人力资源,占到总支出的50%左右,医院最大的支出却是所谓的“三片”:药片、铁片(设备)、瓦片(基建),人力资源所占比例不到20%,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行政和后勤人员。
也就是说,医院收入高,与医生们收入高是两回事。如果赚钱是为了不停地起大楼买设备,这几乎是一个无底洞。医院没有最大,只有更大,医院富和医生穷并存的局面。
支撑这个行业发展的是药品齐全和设备高端,而不是仁心仁术,这个要素注定了个体诊所为代表的基层医疗要走向没落。当自上而下都盛行这种规则模式,即时你自己开一家诊所,依然也难以摆脱过度用药检查,因为它几乎变成唯一的生存之道。
医生们医院的依赖,医院可以牢牢控制的一枚棋子,失去话语权。
在这个医生劳动价值被机械价值取代的此刻当下,那些只会开几元到几十元精准药物处方的纯医生,失去了用武之地。
整个社会都成为了机器和技术的奴隶,唯一的赢家是背后那些能够操纵这些机器和利润的少数人。
在这个利润大于生命的市场环境内,医生们被各种听话最美的心灵鸡汤洗脑,被体制最牛逼的理念熏陶,被挣钱是硬道理的板砖教训,情不自禁地去接受某些指令来行医。
可一旦远离了这个环境,回到自己家里,当亲人子女朋友成为了自己的病人,他们又恢复清醒与理智,变成了另一个医生,人人都是纯医生。
对很多医生来说,在医院的那个你,肯定不是同一个人。
在我眼里,最完美给力的医改,就是尽快结束这种分裂与不同,驱逐那些野蛮的权力干预与滥用,让这两个人有机会变成同一个人。您认为呢?欢迎各抒已见。
想知道眼皮下刚刚有什么热门医疗事件发生?想知道国内资深医疗时事评论员对此的第一时间解读?想获得独家的观点、不一样的观察角度吗?请订阅吴帅医事评论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 上一篇文章: 不榨干病人绝不甘心,病还治不好,有比南阳
- 下一篇文章: 滨州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