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middot的研究进展

陈倩1,李娜1,张雨林1,刘赫男2,何桂霞1

(1.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

2.湖南中医院,湖南长沙)

[摘要]综述了金樱子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金樱子化学成分主要含有酚酸、甾体、三萜、苯丙素等;金樱子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炎、改善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关键词]金樱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酚酸;三萜。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19--05

DOI:10./j.cnki.cn43-/r..19.

金樱子(RosalaevigataMichx.),别名白玉带、糖罐子、刺榆子、三叶勒等,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分布于江苏、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等地[1]。金樱子是一种常用中药,其花、叶、根、果实均可入药。《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金樱子,味酸、涩,性平,无毒,主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补血益精,有奇效”[2]。

《中国药典》中对金樱子的性状、鉴别、功能与主治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年,中国卫生部正式将金樱子归入保健品[3]。由于金樱子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其开发应用前景广泛,本文对金樱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摘自《中医药导报》年

10月第24卷第19期

1化学成分

金樱子中主要有酚酸、甾体、三萜、苯丙素等化学成分,此外,还有维生素、氨基酸、柠檬酸、亚油酸及其衍生物、内酯类等成分[4-10]。

1.1酚酸类

金樱子中的酚酸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和鞣质,到目前为止,从金樱子中分离鉴定出酚酸类化合物共有51种。(见表1)

1.2甾体类

金樱子中的甾体类化合物有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苷酯、β-谷甾醇[8]、豆甾-3α,5α-二醇-3-β-D吡喃葡萄糖苷酯、7-氧代谷甾醇-β-吡喃葡萄糖苷酯、3,7-羟基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15]等。

1.3三萜类

金樱子中的三萜类物质及其衍生物主要为乌苏酸类、齐墩果酸类、羽扇豆烷类这3种类型[13]。到目前为止,从金樱子中分离鉴定的三萜类化合物有61个。(见表2)

1.4苯丙素类

金樱子中苯丙素类化合物有多穗柯醇、苏式-甘油愈创木酚基-β-O-4’-芥子素醚、金樱子素A、金樱子素B、醉鱼草醇B、醉鱼草醇C、(-)-北美鹅掌楸脂素、(-)-野花椒醇、(+)-8-羟基松脂素、4-丙酮基-3,5-二甲氧基-p-对苯二酚、苏式-甘油愈创木酚基-β-O-4’-松柏素醚、1,2-(1S,2R)-双(4-羟基-3-甲氧苯基)-1,3-丙二醇等[11]。

2药理作用

金樱子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氧化、抑菌、抗炎、改善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近年来的药理研究主要以金樱子抗氧化、降糖降脂等作用为主。

2.1抗氧化作用

金樱子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有总黄酮、多糖、鞣质,其中金樱子总黄酮和多糖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羟自由基对细胞膜的破坏。金樱子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与丁基羟基甲苯相当,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22-23];徐红娟等[24]对金樱子鞣质用于火腿肠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表明金樱子鞣质低浓度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并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2.2抑菌、抗炎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金樱子不同部位不同溶剂的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炎作用。金樱子的醇提物具有抗炎作用[25];金樱子茎的水提物和75%乙醇提取物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活性[26];金樱子的70%丙酮提取物有显著的抗龋作用和抑菌作用[27];金樱子根可抑制鼠耳廓肿胀和小鼠扭体反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及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28]。

金樱子具有抗炎的成分为总黄酮、多糖类成分,其中金樱子总黄酮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29];金樱子根、茎多糖能抑制白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痢疾杆菌,并且与其剂量呈依赖关系[30]。

▲摘自《中医药导报》年

10月第24卷第19期

2.3改善肾功能作用

金樱子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中NF-kB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31];金樱子多糖可通过调节TRPV5蛋白表达,调节钙离子的重吸收,从而改善肾功能[32],说明金樱子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改善肾功能。

2.4提高机体免疫力

金樱子鲜汁能显著延长大鼠的游泳时间和常压缺氧下的存活时间,具有增强小鼠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33]。金樱子可以矫正过度运动导致的免疫失衡,通过提高INF-γ的表达,促进细胞免疫功能的提高[34]。皮建辉等[35]研究表明金樱子多糖能显著促进脾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和IL-2、NO的产生,增加NOS与蛋白激酶G的表达,同时促进腹腔巨噬细胞TNF-α的生成,具有良好的体外免疫增强作用。

2.5降血糖、血脂

金樱子浸膏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36]。周钰娟等[37]研究表明金樱子提取液可明显降低DN大鼠的血糖,改善DN大鼠的血脂和肾功能紊乱及肾脏病理变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周俊等[38]研究表明金樱子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率,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及MDA含量,并提高TAC和SOD活性。

金樱子总黄酮可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紊乱,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MDA水平,提高CAT、SOD、GSP、GPX水平,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脂活性[39-40]。DONGD等[41]研究了金樱子总皂苷对肥胖大鼠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樱子总皂苷口服能降低肝脂肪的变性,且能显著降低大鼠体质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胰岛素和丙二醛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谷胱甘肽水平。

▲摘自《中医药导报》年

10月第24卷第19期

2.6抗肿瘤

黄俞龙等[42]采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测定金樱子多糖对人肝癌细胞BEL-以及人正常肝细胞HL-增殖的影响,初步证明金樱子提取物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姚佳等[43]发现金樱子多糖与阿霉素合用后具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

2.7其他

TAOX等[44]研究表明金樱子总黄酮能降低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并且能改善肝组织病理结构。皮朝琼等[45]研究表明金樱子多糖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陈传平等[46]研究表明,中、高浓度的金樱子总黄酮能明显降低大鼠全血黏度,且有一定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3结语

金樱子为药食同源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炎、改善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关于金樱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化学成分的分离提取、生物活性以及临床应用、药理等方面。金樱子的活性成分有酚酸类、多糖、三萜类及其衍生物等,但未见对金樱子酚酸类、多糖类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而且大部分药理活性实验对单体化合物的活性研究并不多,作用机制也不明确。金樱子在制药、保健食品、饮料等市场前景广阔,为提高金樱子的利用水平,有必要对金樱子进行更深

入的研究,使其在医药、保健品、食品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文章转自:《中医药导报》年10月第24卷第19期(金樱子的研究进展)。

声明:素材综合自网络,本文仅传播中医文化和健康知识,非出于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a.com/lqbzz/1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