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民间验方,也许对你有用
一、带状疱疹:
1.麝香研粉加凡士林外涂患处。神灯烤。
2.梅花针刺破患处,艾灸。
二、糖尿病方:
1.黄芪50—克,乌梅20—5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黄芪健脾利水,可减肥,托毒生肌,可长伤口,可固表,防治汗多表虚。)
2.苦荞面2斤,放在锅里隔水蒸(干蒸)30分钟,晾干装瓶备用。午、晚饭前各30克,开水冲面糊糊喝。配合适量运动,限肉和稀饭,禁酒。
三、颈椎病:
1.适度牵引颈椎。
2.粗盐加热装布袋颈部热敷。
3.双手握紧拳头小指侧相对互相敲打后溪穴。
4.活动颈椎。活动肩关节。
5.桂附地黄丸,独活寄生丸各吃一半量。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1.粗盐炒热装布袋热敷患处,一天三次。
2.仰卧腰下垫一个小枕头每次半小时。
3.生黄土,生白术按1:3的比例,共炒黄研粉,加水加蜂蜜,煮成药膏装罐备用。取少量药膏外敷患处,包扎。一天换一次。急性敷一周见效。慢性或增生需一个月。
4.桂附地黄丸,独活寄生丸交替吃。
5.按摩双侧委中穴。
五、降血脂减肥食疗外治方:
1、菊粉即洋姜粉(菊芋粉)2—4小勺,冲水喝,每天1次,副作用是轻度腹胀腹泻。
2、苦荞面隔水蒸(干蒸)30分钟,晾干备用。午晚饭前3—4小勺冲面糊糊喝。
3、适量运动。
4、蜡疗减肥降血脂。
5、防风通圣丸有一定减肥降血脂作用。
六、高血压食疗:
大田(非大棚)种的芹菜2两,煮2碗水,煮15分钟,当茶饮。(注意血压不降低不要快速减药)。高血压外治:吴茱萸适量,研粉,加醋拌匀,外敷脚底涌泉穴,包扎,每天晚上敷早晨去掉。
七、栀子鸡蛋清膏:
生栀子研粉,取2一3小勺栀子粉,加鸡蛋清拌勻外敷患处,包扎,一天换一次。3一5天。治疗急性乳腺炎,乳痈,腮腺炎,颌下脓肿,牙痛引起的脸肿大,痈疮,褥疮感染,糖尿病足感染,风热型关节炎,急性淋巴结炎,丹毒等。
八、湿疹外治方:
1、黄柏,苍术各10克,煮水外涂患处后撒滑石粉。
2、肛门湿疹或瘙痒:蒜辫子、茄子干、花椒各适量,煮水外洗患处。
九、痔疮:
把针烧红点烫一下上唇系带上的肉疙瘩或白点。一次即可。督脉上连龈交穴(上唇),下连长强穴(肛门)。
十、慢性咽炎(舒劲经验方):
金银花20克,桔梗15克,陈皮10克,青果15克,甘草10克,1ooo毫升水煮45分钟,加蜂蜜分次内服,每日一剂,连服5一6天,小孩减量。
十一、落枕:
在左右手掌背面,第二和第三掌骨间隙下1/3处各有一落枕点(百度搜落枕穴位置),在此取点后,用大拇指直立切压,顺着掌骨间隙上下移动按压,约2~3分钟后,每天多次。可配合针灸阳凌泉穴。
十二、黄土白术膏:
生黄土,生白术按1:3的比例,共炒黄研粉,加水加蜂蜜,煮成药膏装罐备用。取少量药膏外敷患处,包扎。一天换一次。可治疗急性腰锥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坚持一月),脾胄虚弱(贴脐)等。
十三、鼻炎、过敏性鼻炎辅助治疗:
十四、咳嗽辅助治疗:
1、向日葵茎芯克,水煎服,适合于咳嗽痰喘者。
2、百合20克,水煎服。或大蒜头30克,与冰糖15克,加水毫升,隔水蒸熟,睡前服,适合于久咳不愈。
3、白萝卜克,捣汁,加白糖,睡前开水冲服,适合于痰咳。
4、白萝卜克(切碎),杏仁10克,干姜15克,梨一个(切碎),煮水喝,适合于久咳不愈。
十五、消化不良:
1、鸡内金30克,炒干研细,水冲服,每次3克,每日2次。
2、山楂克,水煎服。
3、生萝卜榨汁适量,煮熟,内服。
4、麦芽20克,水煎服。
5、按摩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中脘穴各下。
6、胃部热敷。小孩可以捏脊。
7、馍烤焦吃。
十六、脚气,脚汗,脚癣:
1、韭菜煮水洗脚。
2、烟叶泡水7天后备用。每天给洗脚水里倒一勺泡脚。
3、冼脚时倒点醋。
4、桐树花煮水泡脚。
5、黄柏,苍术各10克,煮水泡脚。
十七、手术后伤口不长或感染:
1、猪蹄子煮6小时后去油加黄芪60克再煮30分钟每天适量吃喝。(或带皮牛羊蹄筋)。此法对肺心病水肿也有一定作用。加刺五加30克减少癌症化疗副作用。
2、蜂蜜放在锅里蒸20分钟消毒后外敷患处每天换一次。
3、栀子炒干,研粉,加鸡蛋清拌匀外敷。
十八、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辅助治疗:
1、粗盐一斤,茴香艾叶花椒装布袋放入微波炉盒在微波炉打3分钟(或将盐炒热),夹在裆部热敷每天3次。
2、生鸡蛋打一小口放入7粒白胡椒蒸熟每天吃一个。
3、少许麝香粉放肚齐,盖上白胡椒粉,胶布固定,4--7天换一次。
4、做提肛运动。防止久坐不动。
十九、腹泻:
1、大蒜在微波炉打1分钟在火上烤焦吃。小孩把微波炉打熟烤焦的蒜打成泥喂。
2、料姜石粉,炒后每天1—2小勺,水冲服。对腹泻、肠炎、慢性结肠炎都有一定作用。
3、少量花椒煮水喝或2粒含在口里。花椒不可多,会闭气。
4、生甘草粉贴肚脐。按摩足三里、三阴交穴。
二十、胃病食疗:
晚上煮一碗白萝卜汤吃喝,早上喝一小碗生姜汤(煮5分钟),喝姜汤前喝一碗清一点的白面糊糊。坚持一个月,不喝酒,每天按摩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各下,用盐袋加热热敷胃部,每天2次。
二十一、烫伤立止痛,愈后不留疤痕:
药物组成:地榆21克,大黄10克,刘寄奴10克,苦楝皮10克。将以上四味药共研成(或打成)极细粉末,用香油调敷,一天3次,一般3-7天。
二十二、灰指甲,甲沟炎:
1、鸡胆囊套患指(趾)绑住。
2、大蒜捣泥外敷患处包扎。
二十三、口腔溃疡:
1、核桃壳(木质部分)7一8个研粉,煮水40分钟,反复漱口。2、蜂蜜25克,绿茶1克,五倍子10克。将五倍子加水毫升,煮沸10分钟,加入绿茶和蜂蜜,5分钟后分两次徐徐饮下,连续3天。
3、蜂蜜30克,硼砂3克,将其拌匀,涂敷患处;每日3次,连服3~5天。
4、制人中白研粉,棉签涂患处。
5、吴茱萸研粉加醋贴涌泉穴,一天换一次。以上方法选用1一2种。
二十四、更年期综合症:
1、甘草粉10克,小麦50克,大枣10枚,酸枣仁30克煮稀饭喝。
2、蚕豆煮6小时,连汁分小袋冻冰箱,每天一两吃喝。
3、黄花菜10克煮水喝。
4、按摩太冲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各下,一天2次。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效。
二十五、牙痛:
上牙疼针灸内庭穴,足三里穴和合谷穴。下牙疼针灸合谷穴。栀子10克,煮水漱口并适量口服。或百度搜牛蒡解肌丸(实火),玉女煎(虚火)。
二十六、便秘:
1、肉桂,丁香,各等分,共研粉加醋拌勻贴肚脐或服苁蓉通便液治老年便秘。
2、气虚者六君丸或香砂六君丸。
3、肾虚肠燥百度搜济川煎。
4、菊粉即洋姜粉2一4小勺冲水喝,一天一次。
5、吃韭菜包子饺子。
6、按摩大肠经,肺经。
二十七、皮肤慢性溃疡:
猪油,蛋黄按2:1比例,鸡蛋煮熟取黄,猪油炼化去渣,按比例配制,在瓷皿里烤化拌匀,备用。取适量外涂患处。黄芪(30克)猪蹄汤吃肉喝汤。
二十八、牙齿松动外治:
1、五倍子、干地龙各15克,研粉备用。先把生姜切片擦松动的牙龈,再取少量药粉敷上。5日内禁止咬硬物。
2、每次叩齿36下,一天4次。
3、每次按摩上下牙龈各9下至微微能吸出血吐掉,一天2次。
二十九、发烧:
孩子发烧食疗方(2一3岁),大米50克,淡豆豉30克,煮8成熟,加葱白三节,薄荷10克,煮至熟,分多次喝汁,一天一剂,三天。
三十、山西梁全龙骨折后长骨头方:
乳香没药血竭自然铜各50克,木通杜仲羌活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瓜蒌透骨草鸡血藤各20克,红花克,共研粉。取2个月小鸡带毛榨肉酱,与黄酒及药粉拌勻外敷患处,每天换药。
三十一、(中国中医药报)滴虫性阴道炎:
椿树根皮、蛇床子各25克,蒲公英20克,枳实12克,水煎去渣,坐浴,每次30分钟。
三十二、治老年性阴道炎方:
生地熟地山萸肉薏苡仁各15克,山药枸杞子茯苓泽泻各12当归知母各9甘草5克水煎服。外洗方淫羊藿蛇床子地肤子何首乌当归百部蝉蜕各15克,赤芍黄柏龙胆草金银花各10,水煎取液,坐浴,每次20分钟,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3个疗程可愈。
三十三、细菌性阴道炎脾湿下注:
三十四、《中国中医药报》治脑梗,心梗方:
三七30克,丹参75克,川芎60克,银杏叶18克,合欢皮45克,赤芍30克,红景天30克,共研粉,每次3克,一天三次,30天为一疗程。医院救治。
三十五、料姜石妙用:
1、料姜石10克,陈皮,防风,白术,茯苓,白芍,黄连,山药,砂仁,薏苡仁,肉桂,甘草各1克,共研粉,内服一次10克,一天2次,服15天。治慢性结肠炎。
2、料姜石10克,黄连,木香,芍药,甘草各1克,共研粉,口服一次7克,一天2次,治痢疾,腹泻,呕吐。
三十六、中国中医药报,下奶方:
当归8克穿三甲8漏芦8麦冬8白芍8柴胡8川芎8青皮8薄荷5王不留行15瓜篓15皂刺15克,用猪蹄子(药名新阿胶)煮的汤煎服。
三十七、乳腺增生方:
山慈菇淫羊藿丹参各10克,当归青皮五味子柴胡各15克,茯苓30克,白术20克,艾叶王不留行各5克。水煎服,药渣煮水热敷患处。
三十八、中国中医药报鼻息肉:
1、内服方,苍耳子、石膏各30克,川芎防风白芷细辛各20克,荆芥辛夷羌活苏叶、牙皂各10克,共研粉备用。每次取10克冲服,每日3次,21天为一疗程。
2、外用方,乌梅肉炭、硼砂各9克,冰片1克,共研粉,涂檫患处。
三十九、带状疱疹后遗症:
全虫40克、柴胡40、细辛25、赤芍20、白芍20、威灵仙35、桂枝25克,共研粉,内服每次8克,每天3次。(中国中医药报)
四十、(中国中医药报)干眼症(角结膜干燥症):
1、百合红枣粥:百合10克,山药15克,薏苡仁20克,红枣10个去核,共煮粥食用。百合滋阴降火、山药滋肾润肺、薏苡仁利湿健脾、清热排脓、红枣含维生素A和C。
2、桑叶煮水,用纱布蘸药水热敷眼睛,每次5分钟,一天2次。
四十一、肾结石食疗方:
猪蹄子(药典叫新阿胶)半斤,葱(带须)1斤,加盐和调料煮熟(带葱,肉)吃喝。
四十二、刘东汉先生肾炎食疗方:
三伏天大西瓜一个,切一个口取出部分瓜瓤,放入赤小豆克,鲫鱼(去内脏)一条,白术20克,茯苓20克。盖上瓜皮。黄土泥包住西瓜,用柴禾烧熟,吃里面的内容。
四十三、老年尿濒,夜尿多:
芡实10克,金樱子10克,山茱萸20克,水煎服。
四十四、中国中医药报,胆结石:
柴胡15克,香附15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半夏10克,金钱草30克,茵陈15克,鸡内金15克,白芍20克,郁金12克,大黄12克(后下)。水煎服。可随证加减。
四十五、多发性肠息肉,中医药报,处方及用法:
丹参30克,生地榆、凌霄花、半枝莲各15克,桃仁、赤芍、炮山甲、皂刺、三棱、丹皮、槐米、山慈菇、牛膝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加入10克料姜石粉效果更好),经常复查,防止癌变。
四十六、转胆囊息肉偏方:
四十七、中国中医药报,小儿积滞,腹胀,便秘:
枳实12克,厚朴莱菔子茯苓蒲公英山药各10克,木香9鸡内金15砂仁6焦三仙各15生大黄3克。将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半岁以内用1克,1岁以内用1.5克,2岁以内用2.5克,3岁以内用3.5克。一日2次,水煮后冲服加适量冰糖。
四十八、(庆阳中医单验方)小孩流口水食疗:
泥鳅一斤,焙干,研粉,每次一小勺,一天2次。吃完为止。
四十九、小儿痱子:
1、绿豆研粉,加滑石粉,按2:1比例拌匀外涂患处,一天3一4次。
2、黄瓜切片贴患处。
五十、(中国中医药报)小儿遗尿验方:
1、炙麻黄、五味子、山药、益智仁各10克。先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两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2、蜂房焙干研末,每次服3~5克,加白糖少许,开水冲服,每日两次,对肾阳不足之遗尿者效果好。
五十一、王世彪,治疗陈年老胃痛,胃寒痛的方:
附子15克,肉桂炙甘草各9克,干姜苍术鸡蛋壳各20克,厚朴枳壳红花各12克,白芍元胡各15克,吴茱萸10克,黄芪35克。共为粉末。每日服两次,各服9克。
五十二、中国中医药报降转氨酶辅助治疗:
1、山楂20克,五味子20克,白糖15克,煮水喝,降转氨酶。2、解肝毒,银花20克,杭白菊15克,白茅根30克,煮水喝,解毒护肝。
五十三、腱鞘囊肿:
我上大学实习时在老师指导下治过一例,三天愈。方法是:在患处周围扎三个针灸针,艾灸患处半小时,一天一次。高使劲踏地下,一天3次。
五十四、轻度抑郁,焦虑:
10一20克黄花菜煮水喝或甘草粉10克,小麦50克,大枣10枚,酸枣仁30克煮稀饭喝。或煮蚕豆每天取一两吃喝(这条只对更年期焦虑)。
五十五、过敏症:
防风,银柴胡,五味子,乌梅各10克,水煎服。皮炎加白鲜皮15克,地肤子10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甘草6克。风寒荨麻疹加桂枝麻黄升麻荆芥。风热加银花蝉衣。血热丹皮紫草。热毒银花连翘。哮喘白芥葶苈杏仁。紫癜荆芥炭藕节炭。鼻炎辛夷苍耳。冷空气过敏桂枝白芍生姜。
五十六、中国中医药报,面瘫:
1、针灸下关,颊车,太阳,地仓,合谷等穴。
2、百度搜牵正散。
3、辅助外治,取鳝鱼血,纱布浸上其血,敷患侧脸部(如口向左斜则贴右侧),待口到正中时立即取下,洗净。
五十七、足跟痛,王业龙:
透骨草、威灵仙、皂角剌、苦参、香附、当归尾、红花各30克。加水3毫升,煎取毫升,加入陈醋50毫升,盛于盆内。患者足跟伸向盆内,用湿毛巾覆盖盆口,先用蒸气熏蒸,待温度适宜后将全足浸泡约30分钟。每天1剂早晚各1次。或足抬高使劲踏地。
五十八、冻疮:
1、皮肤未破者:朝天椒(去籽)30克干姜20克桂枝20克,当归头20克,红花20克,花椒20克,樟脑10克泡白酒3天,一天5次涂患处。
2、皮烂者:旧棉花烧灰用火麻油调匀涂患处。或干姜烧焦,研粉,加凡士林外涂后纱布包住。或干姜烧焦研粉,用白酒兑匀,外涂后纱布包裹。
五十九、酒精性肝病验方:
柴胡15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川楝子15克,青蒿15克,虎杖15克,丹参15克,茵陈20克,葛根20克。将上述药物水煎取汁,分早晚两次服,每日1剂,连续6周为1个疗程。(郭旭光)
六十、脚掌角、新经络
- 上一篇文章: 广西宜州洞藏特色酒
- 下一篇文章: 年1月3日产地中药材收购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