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鸭大肠杆菌病的解剖症状及治疗方案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每年在多雨、闷热、潮湿季节多发。
临床上有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脐炎,蜂窝织炎等病型。
大肠杆菌病是引起鸭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其中以2-6周龄多见。在商品肉鸭中死亡率可高达50%左右,而且常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同时存在于鸭群中,成年鸭和种鸭主要为零星死亡。
1.大肠杆菌败血症多见于6-10周龄雏鸭。病鸭精神不振,采食减少,衰竭死亡。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性心包炎。
肝包膜呈白色浑浊,有纤维素性附着物
气囊或增厚,有酪样渗出物
有时可见脾白色坏死斑
肺脏出血,表面有黄白色纤维蛋白渗出
2.卵黄囊感染和脐带炎多发生于胚胎期质至3日龄的雏鸭。感染的鸭胚有的在孵化前就可能死亡,即使能孵出的,也大多是残弱雏鸭。病雏鸭腹部膨大,脐部发炎,排除白色,黄绿色或泥土样稀便。出生后2-3天死亡。
3.卵黄性腹膜炎及输卵管炎腹膜炎可由气囊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输卵管炎引起发生。发生输卵管炎时,输卵管变薄,管内充满恶臭干酪样物。
阻塞输卵管,使排除的卵落到腹腔而引起的腹膜炎
4.出血性肠炎病鸭羽毛粗乱,翅膀下垂,精神萎靡,腹泻。雏鸭由于腹泻糊肛,容易与禽白痢混淆。剖检病变主要表现在肠道的1/3-1/2肠黏膜充血,增厚,严重时血管破裂出血,形成出血性肠炎。
5.关节炎多见于7-10日龄雏鸭。病鸭跛行或呈伏卧姿势,一个或多个腱鞘,关节发生肿大。
大肠杆菌与传染性浆膜炎都会发生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应注意鉴别。传染性浆膜炎有“湿眼圈”和头颈震颤,斜颈等神经症状,而大肠杆菌病较少出现。剖检时,大肠杆菌打开腹腔后有腐臭味,而传染性浆膜炎没有。
传染性浆膜炎有“湿眼圈”
防治
加强鸭群饲养管理,严格防疫卫生管理制度。要从无大肠杆菌病的种鸭场引进种蛋或雏鸭。种蛋要及时清洁表面的污物,入孵前进行熏蒸或浸泡消毒。
治疗
鸭发病后,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用庆大霉素,每只成鸭用1袋,连用5天,爱西肽,每只成鸭用1袋,连用5天,华力康,每只成鸭用1袋,连用5天,华美抗,每只成鸭用1袋,连用5天,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大肠杆菌对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因此采用药物治疗时,最好进行药敏试验,且要注意交替用药。
预防
饲料内添加华农益生菌,每吨饲料可按1㎏添加,可长期使用。
也可用白龙散,每吨饲料可按3㎏添加,可长期使用。
也可用杨树花口服液,每只成鸭用1瓶,可长期使用。
也可用华常净,每只成鸭用1瓶,可长期使用。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里氏杆菌)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安徽省庐江县绿宝禽业有限公司
- 上一篇文章: 樱桃常见病害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
- 下一篇文章: 三氧大自血疗法心脑血管病患者最好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