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慎入左眼长出小脓包没想到竟是活
上周,家住永泰的汪阿姨左眼突然长出了个小脓包,一开始她没多在意,可过了几天眼睛疼痛难忍,医院一检查,发现小脓包竟是个活物。
无中生有的小脓包检查后发现是蜱(pí)虫
7月17日,汪阿姨因为眼睛疼痛难忍,来医院。诊室里,她指着自己的左眼告诉医生,大概一周前,自己的眼睛上长出了个小脓包,一开始不痛不痒,以为过几天就会自己消掉,没想到脓包虽然没有变大多少,眼睛却开始疼痛。
泪器病专科陈正勇副主任通过裂隙灯显微镜为汪阿姨进行检查,发现她所说的“小脓包”并不是什么眼病引发的,而是一个活物。
“这是一只蜱虫,因为头埋到皮肤里所以看不出来。而虫子呈棕灰色,说明吸饱了血。”陈正勇副主任告诉汪阿姨。蜱虫是一种寄生虫,一般是寄生在野生动物或鸟类身上,在农村则多寄生在家畜身上,但偶尔也会发生寄生在人身上的情况。蜱虫本身没什么毒性,不过,它们具有吸血为生的特性,可能传播一些严重的疾病。陈正勇副主任推测,可能是汪阿姨干农活时被虫子叮咬上的。
虫口有倒刺医生手术取出虫体
蜱虫的口器,结构复杂,长着一些倒刺,导致人或动物被叮咬后,难以直接取下。为了避免强行取出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导致继发伤害,陈正勇副主任最后决定采用稳妥的手术取出。
手术取出的蜱虫
陈正勇副主任先对汪阿姨的左眼局部进行麻醉,然后切开部分皮肤,让虫体完全暴露。最后通过镊子慢慢将蜱虫的口器抽出。
“虫体附着很紧,取下来很费力,但好在没有发生其他感染,观察几天应该就没大问题了。”经过检查,汪阿姨除了眼睛疼痛,红肿,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症状,视力也未受到严重影响。术后,只需要根据医嘱观察,滴用消炎药水就无大碍。
被蜱虫叮咬,切忌强行拔除
蜱虫常常躲在草丛、田野中,夏、秋两季多见。人们下地劳作或者经过草坪可能被咬伤,蜱虫还可能附着在人的皮肤、衣物、鞋帽上被人们带回家,也有可能隐藏在家庭宠物的身体上。
陈正勇副主任提醒,夏季在户外活动野外游玩时,最好穿上长袖长裤,不要穿凉鞋,袖口和领口扎紧。出门前最好喷上驱蚊液;郊游时远离草丛或树林,不要躺在草丛中。
若发现被蜱虫叮咬,不要强行拔除。卫生部发布的《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中提到:可用酒精或者烟头刺激叮咬的蜱虫,使其退出皮肤。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议是找一把尖头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夹住它的口器,然后将它拔出来,不要左右摇动,以免口器断裂。
拔出蜱虫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洗伤口和手。如果可能,拔下来的蜱不要扔掉,可以把它放进一个密封的塑料袋或者瓶子冻进冰箱。这样一旦日后不幸出现了蜱传病的症状,它会帮助医生更容易找到发病的原因。
专家简介
陈正勇副主任医师泪器病专科副主任、五病区副主任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0余年,医院眼科。擅长翼状胬肉等外眼疾病、泪道病及眼部整形。已完成翼状胬肉切除干细胞移植、义眼台植入、双眼皮、上睑下垂、倒睫矫正、眼部肿物切除、斜视等手术计余例,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在泪道病治疗方面独有建树,在省内率先开展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DCR),免除面部留疤的烦恼,为广大年轻患者带来福音。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今天北京高考生开始体检,这些专业对体检
- 下一篇文章: 公益华厦常见老年性眼病公益讲座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