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专家教你如何看懂体检结果

健康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疾病和影响健康危险因素。定期健康体检,从视触叩听检查的结论中,发现新的异常体征;从常规化验数据的量变中,查出身体质变的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补充新的项目、新的内容,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本文选取了健康体检中几个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依次介绍体检指标的含义,阅读本文有助于读者定量的了解体检结果的内涵。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查出来的结果,除有数字外,还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各项含义不同,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它的总数是局限在正常范围内的,随年龄增长,正常值会逐渐降低。超过高值则疑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血小板系统:血小板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如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红细胞(RBC):增高表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则可能为贫血,出血。血红蛋白(Hb):增高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为贫血,出血。白细胞(WBC):升高为各种细菌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则表示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中性粒细胞:增高为细菌感染,炎症;降低为病毒性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淋巴细胞:增高:百日咳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降低为免疫缺陷。单核细胞:增高为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PLT):升高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降低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血沉:增快表示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减慢则表示红细胞增多症,脱水。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表示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降低则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ALT):sGPT在血清中的数值代表肝细胞受损程度。急性肝炎者的数值可能高达~IU/L以上。另慢性肝炎、酒精性肝障碍、肝硬化、肝癌等亦会造成值偏高。谷草转氨酶(GOT):为体内酵素,存在于肝脏、心脏中,也存在于脑部或血球等器官或细胞。sGOT偏高代表这些部位有可能发生病变。谷氨酰转肽酶(GGT):是一种存在于肝脏、胰脏、脾脏及肾脏的酵素,最常用于筛检肝脏机能障碍及肝硬化,尤其是酒精性肝障碍和药物性肝障碍。总蛋白(TPO):检查营养状态、肝脏功能、肾脏功能、感染症之用。白蛋白(ALB):白蛋白是用来维持血浆的渗透压,在肝脏制造,故肝脏发生疾病、肚泻、营养失调等情况时,白蛋白会明显减少。球蛋白(GLO):在感染、肝病、肾病、自体免疫疾病及癌症时均可能发生增减,应由医生配合其它检查结果判读。碱性磷酸酶(ALP):为体内的一种酵素,当细胞受伤时,ALP值即升高,正值发育期间的小孩或少年,其值虽可高达2~3倍,但仍属正常。值高时可能为肝胆方面问题、骨癌或骨转移等。乳酸脱氢酶(LDH):高值时表示可能患有心肌梗塞、肺栓塞、肝脏损伤、肌肉发育不良、白血病、贫血或癌症,通常需配合其它检查项目一起做判断。超过正常值10%为正常值的极限,故超过50单位以上时,应加以判断是何种疾病所致。总胆红素(TBS):高值时可能有肝胆问题或溶血性疾病。若皮肤泛黄,即称为黄疸。

内科检查

胸廓:有无异常胸廓,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等。

肺与胸膜:了解呼吸音、有无罗音与炎症等。

脉搏:次数是否正常,搏动是否规律。

血压:测定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心脏:及早发现心脏疾病。

肝脏:通过初级肝脏质地,可了解肝脏性质,还可通过有无压痛,初步判断肝脏是否病变。

脾脏:通过是否肿大或肿大的程度,了解有无感染、充血、肿瘤等。

肾脏:检查大小、硬度及移动度等,预防肾肿瘤。

腹部:外形、软硬度、是否有包块。

外科检查

一般检查:主要包括发育、营养、体态、面容、表情、步态等观察。如肿瘤病人可能出现消瘦、贫血貌、精神状态差。脊柱及四肢疾病可能表现为步态改变、跛行。颈部检查:淋巴结、甲状腺、气管及颈部血管观察。皮肤、体表及浅表淋巴结检查:皮肤颜色、弹性。光泽,是否存在瘢痕及其他改变。颌下、颈部、锁骨上下、腑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是否有肿大。胸部及乳腺检查:检查胸部是否有畸形、胸廊活动度及心肺情况。乳腺检查主要观察乳腺发育情况,是否对称,是否存在畸形,同时进行乳腺触诊检查。脊柱、四肢检查:观察脊柱生理弯曲、活动情况,是否存在畸形及侧弯。四肢发育、活动情况,观察是否存在畸形、水肿及血管曲张。腹部检查:腹部是否有畸形、是否有压痛,肝、胆、脾是否肿大,腹部有无肿块,有无腹臂疝及腹股沟疝存在。肛门检查:包括肛门外观检查、肛门指检、前列腺及肛门镜检查。外生殖器检查:男性体检者包括外观检查,阴茎、阴囊及睾丸、附睾触诊。女性体检者则进行妇科转科检查等。

眼科

视力及色觉检查:远视力、近视力;如存在屈光不正除裸眼视力外还需要测矫正视力。远视力检查:一般用标准视力表(需放在光线充足或用人工照明处)或灯箱视力表。要求被检查者距离视力表5m,并使视力表1.0这一行与被检眼处于相同高度,所以被检查者多为坐姿。分别检查两眼,从上至下指出视标开口方向,每个视标指认时间不超过3秒钟,正常远视力标准为1.0。近视力检查:在充足照明下将标准近视力表放置距眼睛30cm处。分别检查双眼,如患者有屈光不正,可以自行调整距离,并把改变后的距离同视力一同记录,例如Jr1(20cm)。正常近视力为Jr1或1.0。色觉检查:测试分辨颜色的能力。某些行业或工种要求必须有正常的色觉,这也是就学前体检的必需项目。外眼部检查: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一般顺序为由外向内、先右后左。包括眼睑检查、泪器检查、结膜检查、眼球位置检查、眼眶检查、眼肌检查(有无斜视及隐斜视)、视野检查等。屈光度检查:有无近视、远视、散光等。分为显然验光和散瞳验光。多数视力低下的患者不是患有某种眼科疾病,而是存在屈光不正,通过正确的屈光矫正可以得到良好的矫正视力,排除了繁多的眼疾检查。裂隙灯检查:裂隙灯检查需在暗室内进行,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很广泛。通过裂隙灯不仅能使表浅的病变观察得十分清楚,而且深部组织的病变也能清楚地显示:角膜、巩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等。眼压检查:通过眼压计测量:正常眼压为10至21mmHg。眼底检查:有人把眼底称之为机体健康状况的窗口。因为在我们的身体上,除此以外没有一个器官或组织能够如此方便的直接看到血管和神经组织。

眼底检查是检查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需在暗室进行。玻璃体透明的情况下,通过眼底镜可以清晰观察到视神经乳头(即视盘)、视网膜血管、视网膜、黄斑区及脉络膜。这些是眼底的组成部分,就好像组成一张脸的眼、耳、口、鼻一样。

视乳头是眼底检查时首先要看的部位,呈圆形或椭圆,有视网膜血管从中穿出,分4支沿乳头表面爬向四周网膜,动静脉伴行,可以引起眼底出血,硬化等病变;黄斑处无血管,分布着最敏锐的视觉细胞,如果出现病变视力会受到较大影响。视网膜呈橘红色,如果把人眼想象成为一架照相机,角膜晶体等组织是镜头,可以调节焦距,视网膜就是底片,正常与否决定着视力,高度近视眼患者就容易出现视网膜脱离,一旦脱离愈后视力恢复较差。

耳鼻喉

外耳道:主要检查是否患有炎症,外耳道皮下组织较少,皮肤如软骨膜和鼓膜十分贴近,因此出现感染肿胀时容易导致神经末梢受压而引起剧烈疼痛,软骨部皮肤含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腺能分泌耵聍,并附有毛囊和皮脂腺。鼓膜:主要通过鼓膜色泽、位置、形态、穿孔等情况分析鼓膜的健康情况。是否出现鼓膜充血,耳鼓膜破裂,鼓膜瘢痕化,鼓膜发红,耳后红肿,耳鼓膜穿孔等症状。听力:通过观察声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以了解听觉功能状态和诊断听觉系疾病的检查。目的是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及病变的部位。鼻咽:鼻咽部阻塞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发现鼻咽部出现异常,要及时就诊,改善睡眠呼吸状况。鼻腔:鼻腔部常见的疾病包括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腔肿物等。常见的鼻腔不症状有鼻粘膜充血、肥大、水肿、干燥、出血等,根据不同症状作为诊断的依据。嗅觉:嗅觉是鼻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嗅觉异常如嗅沟阻塞、嗅区粘膜萎缩、卢前窝骨折或病变累及嗅觉径路均可导致嗅觉的减退或丧失。咽部:咽部常见的疾病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黏膜慢性充血、淋巴增生等。慢性扁桃体炎主要表现为腭扁桃体慢性充血、表面不平、隐窝口有黄白干酪样物。喉部:通过检查舌根、舌扁桃体、会厌软骨、梨状窝、室带和声带等。主要检查是否有息肉、乳头状瘤、小结、喉癌等。

腹部彩超

脂肪肝:脂肪肝位居榜首,其发生是不良生活习惯的积累,最重要的原因是肥胖、嗜酒,而肝炎、糖尿病等疾病也是常见的原因。如果其他检查没有发现具体病因,那么早期脂肪肝无需,特殊治疗,重要的是改变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戒酒等。脂肪肝通过早期治疗,是可以逆转的,若长期持续,则可发展为肝硬化。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很常见,女性的发病率更高,怀孕、肥胖、西化饮食都有可能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生率。胆囊结石刚开始形成,或在胆囊内未发生嵌顿时,患者常无不适感。但即使没有症状,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也会增加癌变的可能。胆结石一般常伴有胆囊炎,结石的位置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故最好就诊治疗。胆囊息肉:胆囊息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肿瘤性息肉,如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等,是良性的;另一类是腺瘤和腺癌,属于肿瘤。B超发现的大部分胆囊息肉是良性的,但B超有时难以确定息肉的良恶性状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其他情况决定是否选择CT或病理学检查以进一步确诊。良性的胆囊息肉可暂时不处理,视病情发展情况再做处理,如为腺癌必须及早手术。肾结石:近年来,肾结石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30—60岁年龄段比较多。B超检查能发现X线阴性的结石(直径大于0.5厘米时即可显示),20岁以后的成年人,每年都应进行一次双肾B超检查,如发现有肾结石存在,应视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肾囊肿:肾囊肿,就是肾脏内出现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有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是遗传性疾病或先天发育异常形成的,肾脏损伤也可引起肾囊肿。绝大多数肾囊肿无症状,一般都不会有恶变的危险。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疗肾囊肿的特效方法。对于小的肾囊肿,无症状时不需要做任何治疗,但要定期复查,观察囊肿是否继续增大。症状明显、囊肿不断增大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胸部X光检查

感染或筛查:急诊胸片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诊断肺部感染,查找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的原因等。X线胸片作用在于证实诊断、评估预后、检出隐含病变。常规采用后前正位和侧位。骨折:胸部外伤常发生肋骨骨折,一般为多根肋骨多处骨折,第1-4肋骨骨折,常提示所受暴力较大,伤势较重,第3~7肋骨腋段及背段是骨折好发部位,第8~l0肋骨前端因为与肋弓相连,第11-12肋骨的前端游离,弹性较大不易骨折,如果外力较大发生骨折,常可能累及膈面和膈下,引起腹内实质脏器损伤。气胸和液气胸:多见于自发性气胸或外伤穿透胸膜所致气胸、液气胸,常规采用胸部站立后胸部异物:胸部火器伤、刺伤、常有异物存留,胸部前后位及侧位可以确定金属异物存在和大体位置。当定位困难时,可采用透视下旋转体位观察,并在适当的体位下点片。注意,凡在检查时发现贯通伤口,应在伤口处固定可识别的定位标志。

癌症筛查

痰液细胞学检查:涂片找脱落的肺癌细胞。胸部低剂量CT照片:排除肺癌的可能性。直肠指检和盆腔检查:排除妇科癌症和直肠癌。20~40岁的妇女每3年一次盆腔检查;40岁以后每年查一次。40岁以后不论男女每年做一次直肠指检。乙状结肠镜检查:50岁以上,有亲属患肠癌最好40岁就开始;不论男女每隔一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在两次阴性后,改为每3~5年检查一次。大便潜血试验:50岁以上每年一次,试验前至少48小时不吃有肉类和维生素C的高纤维素饮食。每天收集一次标本(两份),连续3天。试验结果阳性者,应进一步做肠镜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专家建议,初次房事后三年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和盆腔检查。30岁后依据风险因素检查,如三次或多次结果连续为阴性,可减少受检次数。前列腺癌:包括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和直肠超声检查。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做1次前列腺癌筛查;有前列腺癌家族史,45岁开始检查。乳腺钼靶照相:40岁以后(高危人群可提前到35岁)每年一次钼靶结合B超的筛查,35岁以下年轻女性更应首选B超。35~40岁期间应做一次基础乳腺摄影,以作日后对照。肿瘤标志物:静脉血,有目标再查。B超:腹部、盆腔、乳腺、甲状腺等。往期回顾

预防癌症要怎么做?做好以下几点

电磁辐射真的那么可怕吗?

中风是可以预防的,现在了解还来得及

实锤啦!碳酸饮料是健康的杀手

美国专家揭露十五种癌症早期症状

晚上熄灯玩手机,三个危害在靠近

来源:miscellaneous联系方式:yunyuaner

.







































哪里医院治疗癜风好
哪里医院治疗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a.com/lqbzz/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