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讯冬病夏治好时机,三伏天灸快到了
何为三伏天灸?
“天灸”即“穴位贴敷”。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使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三伏天灸治疗法是在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理论指导下,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在背部穴位敷以辛温逐痰,走窜的药物,起到温阳利水,驱除肺中内伏寒邪,补益人体阳气,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与肺相配,为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最好节气日期,能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伏天灸适应症
呼吸道疾病:反复感冒,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小儿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
消化道疾病: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腹痛等。
骨关节病变:强直性脊椎炎、颈肩腰腿痛、关节炎(风湿性、类风湿),退行性骨关节,骨质疏松。
妇科病:痛经等
儿科病:小儿厌食、遗尿等。
亚健康及体质虚弱的人群等。
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年三伏天灸具体时间
预贴:7月2日—4日(3天)
初伏:7月12日—14日(3天)
中伏:7月22日—24日(3天)
未伏:8月1日—3日(3天)
加强:8月11日—13日(3天)
贴药时间
儿童:30分钟—1小时;成人:1—3小时。
贴药地点
医院门诊大楼三楼康复理疗科
上班时间
上午8:00---11:30,下午:14:00---17:00
—
温馨提示:1.着装:贴药当天最好选择深色的、宽松的衣服(避免药膏弄脏衣服)。女士们不要穿连衣裙、连身衣。
2.饮食:天灸期间不宜食用“发物”,包括鸡、鸭、烧鹅、牛肉、虾、蟹、海产品、花生、韭菜、芋头等。注意清淡饮食,不宜食生冷,以防损伤正影响疗效。
3.贴药当天可冲热水澡以巩固疗效。
4.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如皮肤敏感或因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及时撕除敷贴,并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医院处理。个别因过敏体质出现皮肤过敏,医院处理,同时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过敏食物。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桐城市中医院正式启动冬病夏治冬病
- 下一篇文章: 核桃并不能补脑,但却可以治疗10种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