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来医院是为了治病的,不是来听你们抱怨
午饭后,办公室没人,淼哥坐在办公桌前看张倩仪写的《大留学潮:记动荡时代的逐梦青春》。
娟妹一阵风似的跑过来坐下:“淼哥、淼哥,网上流传着一封患者来信。
虽然我觉得如刺卡喉,可真是无力反驳,你帮忙分析一下好吗?”
患者家属来信
尊敬的医生:
您好
昨天我们之间有点不愉快,今特书写一封信,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封信无关任何感情问题,希望您还能尽力给我父亲治病。
昨天你和我讨论病情的时候说,“现在医生死的比患者还多,医院都救不过来,更不用说你了。”说句实在话,我听了以后真生气,医院是治病的,不是找死的。现在你们医生我真不理解,医院,那话是多严重要有多严重,来了就说要死,有心理准备,我简直当时就真生气,我花钱保命是不是行呢?
不过我也理解你们,说句实在话,我就一个个体商贩,我见过忙的,没见过你们这么忙的,我父亲腿上的伤口就那样晾了1个小时没人管乎,你们那些天天来检查的人是干什么吃的,他们不知道你们这么忙吗?好歹加几个人行不行。我现在儿子14岁,我绝对不让他干医生,真的,谁家的孩子不心疼,就那个小张护士,肚子那么大还上班,我真是对你们院长太失望了,也就这医院,要有第二家,我绝对不来这,自己的兵都带不好,我凭什么相信你们能治好我父亲的病。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我愿意交你这个朋友,希望你还能尽力给我父亲治病,有空一起来喝酒。
敬礼。
最近挺忙,托人捎信给你,请见谅。
14床家属
淼哥逐字逐句看了看信,笑着说:“通篇文章,反映了一位患者家属的真实感受。
他是个爱憎分明的汉子。如果我是那位收到信的医生,我愿意和这位家属交朋友。”
娟妹嘟囔着嘴:“我觉得他一点儿也不理解我们医务人员。
拿我来说,昨晚也不知道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一大早起来,上吐下泄,还发烧,中午实在顶不住,就输点儿液体。
我坐在护士站一边输液一边写记录,有位患者家属过来,忽然很生气的说:
‘你自己都病了,还在输液呢,怎么不休息?你们领导呢?要安排其他人上班呀。’
我很感动,立刻谢谢他,告诉他这是突发事件,科里排班早就安排好了。
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没上班的同事也利用休息时间忙些自己的事情。也没什么大病,能凑合就凑合一下。
谁知那位家属不依不饶:‘带病工作,对自己不负责任,对患者也不负责任。你们没人要去招人呀。’
我一听,没法和他沟通,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我扯了个由头立马尿遁了。
理都懂,然并卵,我觉得很平常的一件事,被他这么一说,好像变成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淼哥笑了笑:“病了不休息,怀孕还上班,其实也不是因为我们多伟大。
一、因为是医务人员,知道疾病的发展规律,了解孕期的种种过程。懂,所以没那么紧张,可以继续工作。
二、医院、科室如同一部井然有序运转的复杂仪器,一个萝卜一个坑,某人突然脱岗,会给同事带来额外的负担。
三、不扣钱的公休假就那么几天,其他事假、病假都要扣钱。大部分人都是工薪阶级,谁也不能真正做到视金钱如粪土。
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数达79.3亿人次,医疗服务总量位居世界之首。与此同时,医务人员存在巨大的缺口。
为什么我们这么累?这巨大的缺口不就是我们在岗的人员,加班加点弥补上去的吗?
至于为什么不多招人,这和当年的皇帝问灾民为什么不吃肉,是一个道理。
医务人员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名医学院校的学生,至少要经过5年的本科学习,3年研究生学习,医院3年的规培期,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医务人员培养周期久、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相对应的薪酬却与其存在巨大的落差,所以部分医学院校存在招生难、毕业生转行多的问题。
昨天腾讯发布了半年财报,腾讯员工平均年薪80万!
我的天啦,这是什么概念?医院最顶级的医生,都拿不到他们的平均收入,更不用和同等年龄、同等资历、同等地位的人比了。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但这又能怎么样呢?谁让我们当初选择了医疗这个行业?
我祖上几代都是医生,我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说:医生是一个平稳的职业,不管什么年代,饿也饿不死、胀也胀不死。
腾讯的员工,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让老百姓开开心心的把腰包里的钱交给他们。
医务人员总不能医院吃药打针做手术,全体人民各个骨折心梗得癌症吧?
所以我们的工作性质不同,可以称得上白衣天使,但不能把医疗当生意来做。
医生的工作,就是治病救人,同时获取适当的报酬,切莫钻到钱眼里。病人生病了,本来就很悲惨,如果医生乘机大发横财,有失道德。
所以我有空就写写小科普,给大家讲讲一些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从来没想过做付费阅读什么的。
如果我的故事会,能让大家有点儿收获,学点儿知识,不因为生病而诚惶诚恐,不被无良诊所乘机骗钱。
看的人越多,获益的人就越多,大家开开心心的,那不正好吗?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就是占用一点儿闲暇时间,何必还靠这个收钱呢?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任何时候,都要想到当年宣读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说实话,我觉得信中描述的那位医生,对患者说‘现在医生死的比患者还多,医院都救不过来,更不用说你了。’这样说话不理智!
类似情况,我也经常遇到。记得几年前在妇科的时候,夜班通宵没睡,第二天继续做择期手术。
晚上八九点,从手术室回到办公室,整个人摇摇欲坠,正准备喝点儿水,一位患者的家属冲进来指着我的鼻子骂,说我把病人晾在那里不管,没医德。
旁边的护士劝他消消气,说刘医生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没睡觉,只吃了一顿饭,很辛苦。
家属更火大,咆哮道:‘医院是为了治病的,不是看医生吃饭的,医院安排有问题,管我屁事!’
当时很委屈,可换位思考一下,人家说的没错。
医院是为了治病的,不是为了听我们抱怨的!
部分医护人员,觉得自己治病驱疾很厉害,是病人的救命恩人,所到之处,必须华盖当头,所见之人,必须毕恭毕敬。
其实不然,医生,无非就是掌握一点专业知识,而这点知识又恰恰是替人解决痛苦的。
再者多读了几年书,肚子里的墨水比一般人喝多了几口,略显知书达礼一点。
那又怎么样呢?医院看看,谁不重要?谁不高尚?
专业,上至探月工程下至种地养鱼,哪个行业没有院士?精业,从杂技演员到切菜师傅,没有几十年的沉浸谁能游刃有余?
敬业,从老师警察到司机电工,谁不是常年加班?职业,病了不治可以自然淘汰,没米没水你试试能活几天?
医护人员,其实只是无数个不可或缺的职业中的一种,不算什么天地至尊的法门,不是什么不容侵犯的特权。
年轻的医生,不要老是那么愤青,动不动就和病人对立起来,不要把你在单位里面、同事之间受到的委屈发泄到患者身上,他们不是你的出气筒。
你可以脱掉白大衣干别的工作,但既然穿着这身衣服,你就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前辈们用自己的操守捍卫这件白大衣的圣洁,我们不能玷污它。
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待人,患者会感激你的。”
- 上一篇文章: 好消息再过8天去这6家医院看病,不带医
- 下一篇文章: 癫痫的类型有哪些治疗癫痫病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