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馔霜红半脸金樱子

?提示:点击上方"中西食疗"↑免费订阅本刊

小时候读到过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句“霜红半脸金樱子”,很有神韵也略显神秘,就这么记住了。长大后因工作需要,常年上山采药,发现金樱子真的大多数是半边红色(而另外半边却带着绿色)。这当然都是太阳的杰作:金樱子生境喜阳,阳光灿烂的半边果实,想不红都难。

另一个让我不能忘记金樱子的理由,是其果实非常之甜,在广西人们把它叫做老糖果或糖罐子。记忆中走山路走得又困又累的时候,见到有成熟的金樱子就会产生无比的喜悦。尽管金樱子水分不多,但其所含的糖分却能产生不少雪中送炭的卡路里。

在南方,如果你四、五月份进山的话,绝对会对金樱子的花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节简直是金樱花的天下,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尽管花色单一,但是由于花大而多,显得格外耀眼。

金樱子和玫瑰、月季、蔷薇都同属于蔷薇科蔷薇属。金樱子的拉丁学名为Rosalaevigata,它是蔷薇属中的一个古老野生种,目前也被中外园艺工作者用作杂交现代月季的亲本之一。

金樱子的名字来历还有一段传说:据说古代有一家兄弟三人,各自成家后,只有老三生了一个儿子。所以一家三房把老三的儿子当成了传宗接代的掌上明珠。但这孩子的身体非常赢弱,到了十三、四岁还要尿床。眼看到了成婚的年龄,多次请人说亲都没成功。只得先给孩子治病。到处求医问药,也总不见效。一天,村里来了个走方郎中,是个老头,身上背着个药葫芦,药葫芦的颈脖还系着一个显眼的金黄色缨穗。兄弟三人急忙把老郎中请进家,询问是否有治疗尿床的草药?并苦苦哀求说我们哥仨就这么一根独苗,他要是成不了亲,我们这一家就绝后了,请他想想办法。老郎中自己也没有儿子,十分同情他们。说:“南方倒是有一种草药可治尿床,可那地方到处有瘴气,很危险。但是为了你们的孩子,我就为你们去一趟吧。”兄弟三人一听,立即跪下叩谢。老人摆摆手就朝南走了。一直过了三个月,老人才回来。只见他浑身浮肿、面无血色。兄弟三人忙搀扶住老人问:“您怎么啦?”老人有气无力地说:“我中了瘴气的毒!”“有药治吗?”老人摇了摇头,把葫芦往桌上一放,指着一种果实说:“这就是治你们孩子病的药。”说完,就咽气死了。全家人厚葬了老郎中,然后把他带来的药煎汤给孩子喝了。果然治愈了孩子尿床的疾病,不久就为他娶了亲,第二年还抱上了孙子。大家都不认识郎中采来的草药,为了纪念他,就用他葫芦上挂的“金缨子”来命名此药。后来“金缨子”被改成了“金樱子”,估计是因为它是树上结的果实,用木字旁比较妥当。原来金樱子入药确实有收敛、固涩作用,用来治疗尿床正好对症下药。我无法考证传说发生的年代,但起码在宋朝以前,因为宋代的诗文中已有不少金樱子的记载。如:杨万里的诗《初夏即事》:“密有花红绿刺长,似来作伴石榴芳。金樱身子玫瑰脸,更吃饧枝蜜果香。”、《秋晓出郊》:“初日新寒政晓霞,残山剩水稍人家。霜红半脸金樱子,雪白一川荞麦花。”和诗人丘葵的五律《金樱子》“采采金樱子,采之不盈筐。佻佻双角童,相携过前岗。采采金樱子,芒刺钩我衣。天寒衫袖薄,日暮将安归。”此后,明代的陈献章也写过好几首与金樱子有关的诗词。其中《社西村》:“孤村比屋静,疏竹小塘幽。何处还三径,如公也一丘。晚田行布狗,春草散??辀。汲涧谁家女,金樱插满头。”一个孤村,几间小屋;稀疏小竹林,幽静小池塘;宁静的小路上却走着一个满头插着金樱花的汲水女孩。好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情画!陈献章还有诗云:“苍烟袅树溪冥冥,夜半江楼笛一声。怅望错疑溪女折,满头只惯插金樱。”看来在明代金樱花作为簪花深得乡间妇女的喜爱。

金樱子的果实和花都有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的功效。除入药外,还可入馔。其果实可煎煮、酿酒和熬膏。不少诗人的作品中都可见到。如宋代诗人姚西岩七绝《金樱子》:“三月花如檐卜香,霜中采实似金黄。煎成风味亦不浅,润色犹烦顾长康。”明代陈献章诗句:“暖脐一盏金樱酒,降气连朝附子汤。”等。而宋代黄庭坚的诗《和孙公善李仲同金樱饵唱酬》非常明确地指出金樱子熬膏的延年益寿作用。诗曰:“人生欲长存,日月不肯迟。百年风吹过,忽成甘蔗滓。传闻上世士,烹饵草木滋。千秋垂绿发,每恨不同时。李侯好方术,肘後探神奇。金樱出皇坟,刺橐览霜枝。寒窗司火候,古鼎冻胶饴。初尝不可口,醇酒和味宜。至今身七十,孺子色不衰。田中按耘鉏,孙息亲抱持。却笑邻舍公,未老须杖藜。”既细致又易懂地阐述了金樱子膏的制作、服食方法及抗衰老功效。笔者在此介绍一款用金樱花制作的花馔“金樱花双笋瘦肉卷”。选大片的金樱花瓣20张,洗净备用;芦笋尖20根摘取约8厘米长;冬笋尖一个,猪瘦肉一块,都切成约8厘米长的丝;黄花菜水发。用10张金樱花瓣把芦笋、冬笋和瘦肉丝包成卷,用黄花菜系紧,放在盘中蒸熟。出盘时每个卷的下面再衬垫一片金樱花瓣,然后浇上用酱油、醋、麻油等调成的汁即可。

花馔:金樱花双笋瘦肉卷

该花馔中金樱花有固涩、补肾作用,芦笋中含较高的叶酸和微量元素硒,所以有较好的抗癌和预防疾病功效,冬笋含大量膳食纤维,具通便和美容作用。三者合用更增强补肾、美容和调节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潘胜利

(年9月12日于上海)

作者注:本篇选自笔者之新著《花馔》。该书所附的余图片,系笔者平日所摄上万张照片中精选而来;书中引用诗词余首,自几千首历代咏花诗词中反复推敲而得;书中几十篇与花文化有关的轶事、趣事,都经过详实考证,落实到典故出处;至于每种花和花馔的功效,均以历代本草为证。

该书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发行,新近当当、京东、亚马逊有售,定价36元。对“花馔”和“花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a.com/zysx/1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