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图解人体解剖生理基础知识营养师或医

最近开始也准备公共营养师考试了,

也有朋友问可不可以把生理解剖的笔记也给大家学习下呀?

当然可以,知识是全人类的。请收下!

文字较多,建议收藏。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人体结构:

1、细胞: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多种细胞组合成组织,多个组织器官又合成不同的系统。多种系统构建出复杂的人体。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红细胞除外)。

细胞膜: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中间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维持其形态、物质及信息交换的屏障和门户。

细胞质:有大量的细胞器: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是细胞氧化供能的主要场所。

内质网:为膜性管道系统,因核糖体附着的不同分为:粗面为蛋白质合成场所;滑面与糖原、类固醇等合成有关。

高尔基复合体:与细胞内物质的积聚、加工、分泌相关。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氧化功能的主要场所。

溶酶体:是细胞内重要消化单位。

细胞核:基本化学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组蛋白,上面的基因片段具有复制、遗传功能。人的基因约有3万多个。

2、组织:

与结构、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分为四大组织:

1).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细胞间质组成,具有保护、分泌、吸收、排泄等功能。

2).结缔组织:

由细胞间质和细胞组成,可分疏松组织、致密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软骨、骨骼、血液。

3).肌组织:

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具有收缩能力又称为横纹肌。

4).神经组织:

由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导冲动作用。神经胶质细胞起着支持、联系、营养、保护的作用。

3、器官、系统

器官:心、脑、肝、脾、肾、肺等

十大系统:肌肉、骨骼、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生殖、内分泌。

人体:头、颈、躯干、四肢;躯干又分为:胸腔、腹腔、盆腔。

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

分中枢和外周两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位于颅腔内,由脑干(上至下分中脑、脑桥、延脑)、间脑、小脑、端脑(左、半球右)组成。具有思维、学习、记忆、控制等功能。脊髓位于椎管内,主要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连于脊髓共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1对。脑神经12对,脊神经由椎间孔分出前、后支,支配头颈、胸腹等器官。

感觉器官的组成及功能

感受器分布于体表、组织内部,感受器官是指机体内的特殊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

眼:包括眼球及辅助装置

眼球壁:外纤维膜:角膜具有折光作用;巩膜具有保护、支持作用;

中血管膜:脉络膜、睫状体(调晶状体)、虹膜(光线的通道)

内视网膜:感光细胞:视锥(感强光、辨色)、视杆(感弱光、暗视力)

辅助装置: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

耳:是听觉、位觉的外周感觉器官,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感音器官兴奋—声音转变为神经冲动—听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

内分泌组成及功能

组成: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胸腺、松果体等。

分类:

含氮类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等。

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等

作用:

1、调节蛋白质、糖、脂肪、水、盐等代谢,维持动态平衡。

2、促细胞的增殖分化,确保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更新。

3、促进性器官发育、成熟,以及性激素的分泌调节。

4、参与中枢和植物神经的发育及其功能。

5、与神经系统配合,调节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可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褪黑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作用于各自相对应的器官组织。

甲状腺:是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腺上皮细胞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并以碘和酪氨酸为原料来合成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可促生长发育,促糖和脂肪的代谢、分解、氧化,增加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也有作用。

胰岛:位于胰腺腺泡间,有数10万到多万个胰岛,其中25%为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细胞B占胰岛细胞的60%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促全身各组织,尤其促进肝糖原、肌糖原的合成。

当胰岛素缺乏时细胞无法全部储存利用血糖,导致血糖升高。

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相反,可促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明显升高。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左右各一,内分皮质、髓质,属不同内分泌腺,其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也都不同。

皮质:可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参与糖代谢及人体应激防御。既可以促蛋白质的分解,又抑制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此处分泌的性激素多为雄性。过量女性男性化。

髓质:由嗜铬细胞组成,主要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心跳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血流加快,糖原分解升血糖,

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侧后,主要功能调节钙磷代谢,稳定钙磷浓度;分泌的降钙素可对抗甲状旁腺素作用,降血钙,减少破骨细胞的生长,抑制其溶解骨质,促骨中钙盐沉积。

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心血管系统:

心脏: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由冠状动脉供血。

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血液:血浆55%(水、有机盐、无机成分糖、脂、蛋)、血细胞45%(红、白、血小板)

血浆:PH为7.35-7.45,内含有:血浆蛋白:白蛋白(渗透压)、球蛋白(多种抗体)、纤维蛋白和凝血酶(促血凝固)。

血糖(3.9-6.1)

血脂(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

无机物:阴离子以Cl、HCO2为代表;阳离子以Na、Ca、K、Mg居多,它们共同维持血浆渗透压。

淋巴系统:循环系统的辅助部分,为封闭管道。由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器官(淋巴结、扁桃体、脾、胸腺等)组成。

主要功能:生成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清异物,产生抗体。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呼吸道:气体进出的通道,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可分为上、下呼吸道,鼻、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内分支为下呼吸道。

鼻:鼻腔、鼻甲、鼻道、鼻窦(上颌、额、蝶、筛)。通道、湿润及加温、发音共鸣、嗅觉器官。

喉:咽与气管之间,发音器官。

肺:肺叶左二右三,分肺尖、肺底、肺门。成人有3-4亿个肺泡,总面积可达90平米。气体交换场所。

胸膜:覆盖肺表面、胸廓内面、纵膈两侧及膈上面的浆膜。封闭胸膜腔内有负压,利于肺的扩张。

纵膈:是两侧纵膈胸膜间的所有器官。前胸骨、后脊柱、上胸廓口、下膈肌,内有心包、心脏、胸腺、上腔静脉、主动脉弓、气管、食管、胸导管等。

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

1、骨和骨连接:

成人共块骨,可分颅骨、躯干骨、四肢骨;由骨质、骨膜、骨髓、血管、神经等构成

骨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结缔组织,分骨松质和骨密质;成人骨质内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幼儿相反才富有韧性和弹性。骨膜包裹在外神经、血管丰富。

骨髓分为能造血的红骨髓和脂肪样黄骨髓,胎儿、婴幼儿期都是红骨髓,随年龄增长红骨髓逐渐被脂肪替代形成黄骨髓。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借纤维、软骨、骨来连接,内有面、囊、腔,构成环转运动。

2、肌肉

属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外,通过导管开口于消化道。如唾液腺、肝脏、胰腺、胆囊等。

位于消化道壁内,直接开口于消化道。如舌腺、唇腺、胃腺、肠腺等。

1.口腔(起始部)

2.咽:咽位于鼻、口的后方,下端通过喉、气管与食道相连,是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道,在吞咽时,咽后壁前移封住气管开口,防食物进入气管。咽上部侧壁左右各有咽鼓管口,与中耳相通。

3.食道: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分,靠全长25cm的平滑肌收缩、舒张来移动食物,下端与贲门连接。

4.胃:胃分四部分: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幽门部。

5.小肠:小肠是消化管道最长的一段,上接胃的幽门,下与盲肠相连,全长约5—7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由肠系膜固定在腹后壁。

6.大肠:是消化管末端,约1.5米,上接回肠下止肛门,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升、横、降、乙状)、直肠。大肠口径粗、壁薄,重要标志有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免疫系统

1、免疫器官:分为中枢与外周器官

中枢:

胸腺:T淋巴分化、成熟的场所,分泌多种胸腺激素如:胸腺素、胸腺肽、胸腺体液因子等。

骨髓:造血器官,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外周器官:脾、分布全身的淋巴结。

作用:免疫过滤作用。T、B淋巴细胞等定居场所。识别、应答反应的部位。脾脏合成吞噬细胞功能的增强素。抵御外源性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2、免疫细胞:所有参与免疫应答反应有关联的细胞。如: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等。

在免疫应答中期核心作用的是淋巴细胞。分为T、B、NK、K。

骨髓多能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分化成前T、B淋巴细胞→T在胸腺内进一步分化成熟为T淋巴细胞→分布全身参与免疫调节。B在骨髓中分化、成熟→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参与体液免疫功能→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分泌出免疫球蛋白IgM、G、A、D、E。

3、免疫分子:

包括各种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在抗感染、炎症反应,清除外源性病原体,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又分为干扰素、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四类,参与、调节机体的营养代谢。

4、免疫应答:

分为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防御体系。

非特异性免疫体系:皮肤、粘膜、单核-吞噬细胞、补体、溶菌酶、粘液、纤毛等。

特异性免疫体系: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两个体系协同参与,异常时可出现低下、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

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

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是代谢产物主要排泄途径。

肾:形似蚕豆、左右各一,肾门、肾窦,内有肾动、静脉,肾盂。

输尿管:两条肌性管道,长20-30cm,直径0.5-0.7cm,连接肾盂与膀胱。

膀胱:锥形囊状肌性器官,容量-ml,膀胱底部内面是肿瘤、结核好发部位。

尿道:膀胱至尿道内口,女短粗约5cm,男细长约18cm,分前列腺部、膜部、阴茎海绵体部。

生殖系统组成及功能

女性:内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生殖器:阴阜、大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

男性:内生殖器: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三对附属腺(前列腺、精囊腺、尿道球腺)外生殖器:阴囊、阴茎。(来源:感谢考证交流吧整理分享)

分享是一种美德







































四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a.com/zysx/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