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得了白内障,如何为眼睛选择新镜
如果把眼睛比作一架照相机,白内障则相当于镜头模糊了;白内障手术治疗就是更换新的镜头,即植入人工晶状体。与照相机镜头一样,选择不同功能的人工晶状体,术后视觉也有所不同。近年来,各种新型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不断应用于临床:有可矫正散光的,有可减少黄斑损伤的,还有既能看近也能看远、夜视力也比较清晰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那么,白内障患者该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眼睛的“新镜头”呢?
白内障手术
给眼睛换“新镜头”
人类的眼睛就像一架功能强大的照相机,而“晶状体”则相当于这架照相机的镜头。在正常人眼内,晶状体是完全透明的。年龄增大、糖尿病及某些眼部疾病,可使晶状体变得混浊,就成了“白内障”。对于白内障患者,改善视力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手术摘除。
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就像是给眼睛这架照相机更换“镜头”,主要包括两个步骤:1.拆下混浊的镜头——去除白内障;2.安装上新的镜头——植入透明的人工晶状体。
近年来,各种新型人工晶状体不断应用于临床,可满足不同患者的病情和经济条件的需求。
功能型人工晶状体
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第一,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让视物更清晰。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可能导致视物扭曲,在暗环境中会尤为明显。而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后,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看东西更清晰,看颜色更鲜艳。这类人工晶状体的适用范围广,适合所有对术后视觉质量有一定要求的患者。
第二,经微切口植入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手术切口可以缩小到1.8mm,减少了术后感染等风险。因此,这类人工晶状体十分适合高度近视、年龄大、独眼、合并全身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抵抗力差、术后感染风险较大的患者。
第三,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与普通人工晶状体相比,这类人工晶状体的材料中加入特殊成分,可以过滤自然光中的蓝色光,减少对黄斑的光损伤,比较适合于存在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患者。
第四,矫正散光型人工晶状体。在普通人工晶状体的基础上加上矫正散光的功能,相当于在手术中把散光眼镜一起植入眼内,能有效矫正角膜散光,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一般来说,患者的角膜散光大于75度时,可以考虑选择这款人工晶状体。
第五,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患者植入普通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由于没有调节功能,术后看书报、手表、手机时依然需要佩戴老花眼镜,而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后,患者的眼睛重新获得了一定的调节功能,可以拥有同时看远、看近的功能。
第六,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同时矫正老花和白内障,并且弥补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看中间视力的不足,可以看远看中看近,不需要戴眼镜。
第七,无极变焦人工晶状体。全程连续视程优质视力,是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晶状体。既能看远,还能看中、看近。不但白天视力好,晚上视力也好。
选择人工晶状体
取决于对视力追求
人工晶状体因材质、生产工艺和功能不同,价格相差也甚大,选择哪种呢?首先要根据检查结果,选择适合患者眼部特点的晶状体。其次,要看患者对视力的需求。一般老年人没有过多的如开车、阅读等要求,可选择一般的,如矫正散光型或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对于视觉质量要求比较高的患者,可选用三焦点或无极变焦人工晶状体。
还要看自己的身体状况,特殊情况需多与医生沟通,为自己的眼睛选择一款最适合的“新镜头”。
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医院特色的专业科室
医院眼科简介:
眼科拥有国内外顶尖眼科诊断及治疗设备:蔡司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ZEISSOCT)及眼前节OCT,蔡司i视野检查仪,视觉诱发电位(VEP),Leica眼科手术显微镜,超声乳化系统,玻璃体切割系统等。
一.开展项目: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泪道疾病
■眼翼状胬肉
■角膜炎,青光眼等眼科常见疾病
二.特色项目介绍:
1、白内障专科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多。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该手术被认为是最安全最有效最少痛苦的手术。我科拥有世界先进的冷超声乳化仪、双手微切口乳化。开展各种人工晶体植入,包括多焦人工晶体,散光人工晶体,非球面人工晶体,屈光性人工晶体。
2、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称“胬肉攀睛”,俗称“鱼肉”。一般认为它是受外界剌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单眼或双眼受犯,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名。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是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发展,呈三角形。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采取胬肉切除+自身干细胞移植治疗,此手术方式复发率较低。
3、泪道疾病
泪道病是眼科最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泪道炎症、外伤、异物、肿瘤、寄生虫和先天异常等,以慢性泪囊炎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眼睛流泪、大眼角流脓,部分可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影响视力等等。
泪道阻塞治疗手术方法:
泪道激光治疗:具有创伤小、无副作用、不留疤痕、手术时间短、经济等优点,为部分泪道疾病患者的首选。泪道阻塞有哪些治疗手术,主要治疗由炎症引起的泪道狭窄和阻塞,如泪小管、泪总管狭窄及阻塞,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等病例。
泪道手术:包括泪小点成形术、泪道探通术、泪道瘘管修复术、泪小管阻塞修复术、外伤性泪小管断裂修复术、泪总管阻塞修复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全泪道成形术等,适用于泪小点狭窄、先天性泪囊炎、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慢性泪囊炎等病例。
事实上,目前治疗泪道阻塞常见的方法有探通、插管、穿线、高频电等非手术疗法和泪囊摘除手术、鼻腔泪囊吻合术以及激光等方法。其中,采用激光治疗泪道阻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组织损伤,同时不破坏正常泪道结构。
泪道阻塞手术的优点:
(1)鼻内窥镜电视显示下,术野清晰,操作简单,且便于教学;
(2)适应证广,可用于慢性泪囊炎、泪道狭窄、泪小管断离吻合等疾病;
(3)泪囊部采用翼状固定装置,由于腰麻硅胶管柔软性能较好,在上拉硅胶管时翼状固定装置受力过程中自动叠折,因而很容易将其导入泪囊,而导入泪囊后翼状固定装置将自然打开,从而增加了置管的支撑、固定作用,增强置管的稳定性,因而无需缝合固定,不影响美容及日常生活,本组病例无置管脱出现象发生。
(4)鼻泪管部为双管支撑,置管符合泪道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和要求,治疗期间不影响正常泪液引流,无明显溢泪症状;同时可使鼻泪管持续扩张,有利于泪液和分泌物的引流及炎症的消退;
泪道阻塞引起的流泪,溢脓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眼病、发病率较高为1%—2%。泪道阻塞虽然不是很严重的眼部疾病,但它所造成的流泪溢脓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如角膜溃疡,内眼术后眼内感染等)。
- 上一篇文章: 最全眼科疾病护理常规下
- 下一篇文章: 全球首创,纳米科技,元素材料,远红外线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