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膏方,滋补进行时
俗话说:“冬令进补,开春打虎”。冬令进补,人体易于吸收与藏蓄,冬季的滋补可使人体精、气、神各方面均得到养益。冬主封藏,此时选用膏方调补,更能增强体质、抗病祛邪,达到补虚扶弱、延年益寿、纠正亚健康状态、预防疾病等的作用。
膏方主要适用于体质虚弱者及一些慢性病证的调养与治疗。妇科膏方的组方用药有其特色:一是调畅气血,通补兼施。二是顾护脾胃,重视后天。又有活血通络、滋阴润肤、补益肝肾、疏肝理气等作用,治病和养颜并举。那么,哪些妇科常见病可以通过膏方进行调理呢?
一、月经病
中医认为,女性月经不调多因机体气血不足,气机紊乱导致。肾为先天之本,“经水出诸肾”,月经的产生和调节以肾为主导,调经亦以补肾为重要治法。补肾以填补精血、补益肾气为主,使阴生阳长,阴平阳秘,精血俱旺。因此,月经病在处膏方时要安五脏,调补气血,气机顺畅,血海才能按时满溢,月经才会正常。熟地、杞子、桑椹子、金樱子、制黄精等中药对滋补肝肾有很好的效果;香附、川楝子等常用于理气解郁;山药、扁豆、炒谷麦芽、白术等则起到补益脾气的作用。
二、带下病
带下病即白带异常,中医认为女性带下病者,多因脾肾亏虚,带脉失约,湿热之邪下注所致。性生活过度、饮酒过多等导致亢奋,气血就会暗耗,气血不足不能化经水,就容易产生带下病,如果再遇上脾胃不和、肝气郁结、湿热侵袭,带下病就会愈加严重。这个时候运用膏方,需要大补脾胃之气,佐以疏肝之品,脾气健则湿气消,白带分泌不正常的毛病就可治愈。膏方中常用的中药如蒲公英、红藤、丹皮、黄柏可清热化湿,椿根皮、芡实、莲须、金樱子可固涩止带,覆盆子、石楠叶、桑寄生、川断可以温补肾阳,杞子、女贞子、桑椹子可以滋补肾阴。
三、产后病
妇女产后,气血损耗,又要哺乳,更加消耗气血。产后运用膏方调理是很适合的。但是产后膏方调理不能一味补虚,必须要根据病症自身特点,辨证论治。膏方选药时必须顾护气血。遵从开郁勿过于耗散,消导必兼扶脾,祛寒勿过于温燥,清热勿过于苦寒的原则。同时谨记产后三禁:禁峻下、禁通利小便、禁大汗。药多选生地、女贞子、当归、白芍、龙眼肉、首乌等滋养阴血;太子参、白术、茯苓等健脾和胃;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
四、盆腔炎
盆腔炎症多由湿热实证引起,属于慢性疾病,需要慢慢调养。对于慢性盆腔炎,膏方有一定的疗效,治疗时以参芪等益气,辅以川楝子、陈皮、延胡索等调气,红藤、蒲公英、地丁草祛其邪,巴戟天、仙灵脾、桑寄生等补肾,茯苓、白术、米仁等利湿,黄柏、丹皮、泽泻等清热,扶正祛邪,气血同补,病邪自去,肝肾充足,则可痊愈。
五、慢性盆腔炎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多为肝肾阴虚,阴阳失衡所致,用膏方滋补,平调阴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主要以潮热汗出、失眠健忘、烦躁易怒等为主要表现。治疗上偏阴虚者宜补益肝肾,偏阳虚者应补其肾阳,方药如山茱萸、熟地、杞子、女贞子、龟甲等益肾填精;巴戟天、仙灵脾、鹿角偏温肾助阳;心肾不交者予黄芩、山栀泻火,白芍、阿胶交通心肾。合理用药,才能达到平衡阴阳之功,帮助患者安度围绝经期。
需要提醒的是,膏方虽然可以调治许多妇科慢性疾病,效果明显,但是要注意服用方法,经期、感冒、腹泻、食欲不振时都不宜服用。此外,膏方需要长期服用,进补需平和而不能太补,药味剂量要适度,恰如其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专科专家医院眼科出诊专家
- 下一篇文章: 曲周县云广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河北上桥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