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的野花野草和野果,你吃过几个又看

鏍规不鐧界櫆椋庣殑鏂规硶 http://pf.39.net/bdfyy/zjdy/180320/6113618.html

小时候在山中长大,整天满山遍野的跑。那时候,没有现在的零食,也没有现在的美味,但都是天然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在大自然中寻找到的。

还记得这些吗?你又吃过几种?看过几种?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象形水果吧。

五叶木通

大家猜一下吧,下图的山果像什么?

猜不出,再看下图!

其实,你吃过,就不用猜了!由于其色泽金黄,形似牛睾丸,且多为双生,韶关客家人以其形而名:牛哈卵或牛卵坨,乳源瑶胞叫“那藤”或“拿藤包”。吃了有劲补吧?其实这东西只是山果,根本不会滋阴壮阳。

其是藤本植物长出来的,如果秋天能在山上采摘到黄熟的牛哈卵,那就直接吃了吧,不用等人齐,因为太甜了。如果还是上面那个藤青样的,那就得拿回家埋在粮糠堆里等一个星期成熟后再解谗吧。

记住了,其学名叫五叶木通,虽与荷尔蒙无关,但可用于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红崩,白带,乳汁不下等等。

下面介绍文学点的吧!

杜娟

美吗?娇媚中有一丝傲骨。清纯脱俗,有种尘外之艳,落丽之骄。

它就是我们常叫的映山红,学名应该叫杜娟吧。韶关人也叫它“石榴花”,每到清明前后,漫山遍野迎风摇曳,那一丛丛火红的“石榴花”让人感觉到热烈和奔放。去除花芯,慢慢咀嚼,有一丝丝甜味。不过,吃多了这个野花,会流鼻血的哦!对黄色和白色的,别吃,有点毒。

小时候,吃得最多最有记忆的,莫过于“当泥”了!

桃金娘

韶关客家人叫得最多的是:哆尼、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稔子树、豆稔、仲尼、乌肚子、当泥。

乳源客家童谣:七月半,捻子乌一半,八月中秋,捻子乌溜溜!九月九,捻子甜过酒;十月朝,捻子做柴烧!

初秋,是桃金娘果熟时节。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挂果累累,像一个个缩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象一条虫子,芯外多籽,味道异常甜美。岗稔熟得紫色的时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头牙齿也会被染成紫黑色。而棯子多吃了时一定要喝一碗盐水,否则大便会好辛苦好辛苦的。

稔子酒喝过没?其固精壮髓、强筋壮骨、补血安神、祛风活络、乌发提神、强身壮体的功效,是不是有吹成份,不知道,但确实男女佳宜。

草莓吃多了,但野草莓吃过没?

野草莓

这个小红果,漂亮吧?呵呵……再看看,是不是有些像草莓呢。是有几分像哦,只是像而已。但它的名字就叫“野草莓”。客家话叫内炮、蛇泡。

它最大也不会超过李子那样大,也不是太小。摘下来后里面是空心里,就好像是一粒粒红色的珠子串成一个球状的东西一样。它很漂亮很惹人,没啥味道,也不是很甜,但也不失甜。看到它,就会让我觉得异常幸福。也许是在物质溃乏的农村,这些野果就是孩子们最大的欢乐了。

野草莓是也有缓和胃炎、肝炎,去除牙结石或牙齿黄斑,强健牙齿和牙龈的作用。把压碎的果实涂在肌肤上,可治疗晒伤,也有化妆水的效果,能淡化黑斑或雀斑。但因为是凉性,在冬天寒冷时,或有胃冷的人如吃太多,会引起消化不良,所以要多加注意。用果实浸泡酒能使人振作精神、让心情放轻松。

秋天是成熟季节,喜欢酸的人们,别忘了这种“竹节子”野果。

竹节子

请观赏一下剥开皮的果子,开胃吧!

它的果皮有点像竹子表皮,而果实底部像竹子的节部形状,所以我们就称为竹节子。

竹节子成熟时果皮呈黄皮,果实中有比较浓的酸味,喜酸性食物的人很爱这种野果。秋天气候干燥,吃点这种野果润燥止渴、清心安神,是个很好的选择。

竹节子还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

茶叶不仅可以给泡,还可给你吃!不知道吧。

茶耳

茶耳,也称“茶耳朵”,是油茶树结出的像水果肉质似的叶子。春夏之交,天气渐暖,清明节的时候,雨水丰足,是油茶树叶长得最旺盛的时候,枝头新长出的叶子,其中的一片、两片,甚至整个叶蕊,下过一场雨之后,经淋浇会产生变异,据说是因为新叶受到某些真菌感染,如同泡足了水的木耳,胀了起来,变得很大很大,叶肉也变得很厚,白白的,嫩嫩的,这就是茶耳了。茶耳如同一片仙人掌一样,与仙人掌不同的是,它没有刺。茶耳的表面颜色是白色的,但其中泛有淡淡的绿色,或者淡淡的红色,肉是半透明状的,摘下来,洗洗干净,吃起来非常爽口,甜甜的,更带有茶叶的清香气息。

只吃梗不吃果的东西你见过没?

枳椇

小时候,对客家话叫为结纽的吃得特别多,吃起来比葡萄干还甜,比柿饼更有美味;经年保存完好的熟干果,风味更佳,更让人留恋!

霜降一过,肥厚的肉质果柄开始成熟,特别是经过几次几霜后,其味香甜,营养丰富,生吃特有风味。据说含有30-40%的糖(葡萄糖)和苹果酸钙,是理想的儿童保健食品。大人们时常把果柄粉碎后加水熬制果糖、饴膏、制饮料,发酵酿酒。

有些果子从名字上看,应该是甘甜美果。但只要稍加品尝,您将会连呼上当。看看下面所谓糖梨子的吧!

客家话:糖梨子

糖梨子从口味上讲,它实在对不起它名字中的那个“糖”字。它给人的滋味更多的是苦涩味。

要说它完全名不符实也不对,它的外形就象一颗梨子,只是像水果糖般大小而已。或许这才是它名字的由来…

其实那样很酸涩的是没成熟的,待它变黄了,里面的果肉是面面的,很好吃。也可以买回去了,放一段时间等它面了再吃。

曾被小伙伴吓过,吃了会死掉的果子,我们叫它糖盎子。

金樱子

客家话:糖俺子、糖盎子、盎肚哩。又名山石榴、山鸡头子等,学名为金樱子。

这个满身刺的果果,没啥果汁,剥开后里面有四个毛茸茸的果仁。一般我都是吃它里机那丁点可怜的肉,一定要红透的果才会有甜味。

但用它来泡酒,会发现甚是厉害的东东,听说是壮阳的。大家要不试一试?

有一种野果,当你第一口咬它的时候,苦苦的,涩涩的,毫不犹豫地马上把它吐掉;可是当你咬第二口时,反而感觉它美妙的清甜,越嚼越有味道。这叫做牛柑子。

油柑

有些地方也叫牛柑子或余柑,大戟科,落叶小乔木,单叶,条状长圆形,互生在很细的小枝上,二列状,宽线形,长椭圆形。果实肉质,球形,成熟时成赤黄色或淡黄色,可以生吃,油柑叶常用来填充枕头,透气散热。也可用糖或者盐腌制后食用,它具有去油、助消化、化痰、润肺清嗓、生津消渴之功效。果实也可做染料。油柑以果形圆大,果皮光滑,果肉半透明,肉色淡黄或赤黄较理想;愈青绿的油柑,味道较苦涩且咀嚼有渣。

韶关瑶家还有一个“乌饭节”,是与水果有关的。

乌饭子

乌饭节就是用乌饭子做的。其起源非常古老。传说在很古的年代,瑶家母亲在高山峻岭开荒,姑娘木莲每天为母亲送饭。她把最好的稻米煮给母亲吃,把最佳的苡米煮给母亲尝。为了不让自己的饭和别人的饭弄错,就在煮饭时掺进一种乌饭草,饭就变了紫黑色的了。瑶家后代为表彰木莲崇敬长辈的事迹,将农历四月初八定为“乌饭节”。

乌饭果,又称沙莲子、米饭花、南蚀子、乌饭树。叶绿色,边缘有锯齿。果球形,夏秋间成熟。熟果暗紫色,稍被白粉。味甘、酸,性温。功能强筋骨,益气,固精。主含糖类、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

板粟大部分人都吃过,可见过其真面目的人可能没几个。

板粟

看看这个浑身是刺有家伙,你怕不?

板栗味道甘甜,做法多样,可用来加水熬汤食用,用于病后体虚、四肢酸软;可用板栗煮粥加白糖食用,具有补肾气、壮筋骨的功效;跌打损伤、淤血肿痛时,可用生板栗肉碾成泥状,涂于患处。

需注意的是,板栗生食难于消化,熟食时易滞气,故不可食用太多,且消化不良、温热甚者不宜食用。

很多人会把客家话叫圆子野果,与板粟混肴。

锥子

也有人叫山锥、锥子树、勒翠。

椎子一般是深秋的时候从树上的果壳里掉落下来,然后我们才能捡。捡来以后,椎子还是有一层坚硬的外壳,如果生吃就要咬开,不过味道不好。一般是炒,当然不放水就太干,火气大;要火气小就放水煮,放点盐巴,等水烧干了,用勺子再勾一阵就可以了。最好果壳裂开好剥,否则就只能用牙齿啦,这就是我为什么不爱吃的缘故了,一咬碎了,肉不多,还净是果壳,很是讨厌。

一种草的野果,可能很多人没吃过!

红花酢酱草

客家话叫“鬼也草头”。根部清甜的很。小时候比较饿,常跑去挖,挖到的果实都是很小的,尝一下,甜滋滋还带着酸的味道,尤其是小溪沙地里长出来,更加清甜,让你更加难忘!

有时候,看到红彤彤,看过红到黑亮的果实就想吃,也许是桑子留给看自已太多印象吧。

桑葚

桑葚又叫桑果、桑枣、桑泡儿、桑子,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也可来泡酒。

桑葚的是有保健作用的,男人多吃有好处,补肝益肾,改善生殖亚健康。对女人有补血养颜作用。但体虚便溏者不宜食用,儿童不宜大量食用。

暂时就把韶关可以吃的野草、野花、野果编撰这很么多,如果你爬山登高时,发现有更漂亮更好吃的野果,不妨在“找饭吃”介绍一下,共享美好心情,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也可打电话89-聊一聊,很多资料都来自网上。下期我会给你介绍韶关土生土长的水果,好让你送亲朋送好友!OK!

找饭吃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a.com/lqbby/1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