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推荐著名的国画家美术家教育家
朱培钧简介
朱培钧,广西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的国画家、美术家、教育家。在国内外享有声誉。年朱培钧出身于广西桂林地区的世家门弟,7岁学画,12岁作《百蝶图》长卷,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得许多名人赞叹。早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并留校任教,与其同时期的同学有王朝闻、彦涵、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其国画师从著名艺术大师潘天寿,备受器重,潘老多次在其画上题词题诗,赞赏其绘画才能。年12月由浙江美术学院(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潘天寿研究集》,收入在潘天寿大师指导下成名的学生有:吴茀之、张振铎、李可染、李霖灿(台湾)、冯建吴、高冠华、王朝闻、彦涵、朱培钧……年朱培钧于重庆参加“当代名人书画展”,与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付抱石等同堂展出,受到好评。四十年代徐悲鸿赞赏其谓:“桂林山水奇秀,人才辈出,朱君培钧画风清新,实属难得。”八十年代朱培钧的国画还受到日本京都书画院院长秋山公道的高度评价。九十年代新加坡国宝级艺术家潘受赞誉朱培钧的国画道:“非漓江之水,桂林之山不能成此清逸之笔”。朱培钧诗、书、画有三绝之誉,诗清新含蓄,书法遒劲秀逸,画则格高境清,柔中有刚,简中见厚,其花鸟画继承前人,别具一格,有新文人画家之誉。朱培钧笔下的兰花飘逸潇洒,清新隽永,独领风骚。他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广州文化宫、深圳博物馆以及新加坡博物馆、香港议会大厦等举行画展十余次,作品广受赞誉。许多国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纪念堂、中央军事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意大利博物馆、日本东京书画院、新加坡大学博物馆等几十家博物馆、纪念馆所珍藏。朱培钧历任广西文联委员,广西美协常务理事,广西五届政协常委兼文化工作组副组长,广西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潘天寿国际学术研究会会员,南京国际艺术交流中心顾问,中国孔子故里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广西对外友好交流书画家协会名誉会长。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朱培钧》(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朱培钧画谱》(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朱培钧画集(二册)、朱培钧兰谱、朱培钧艺文集、朱培钧评论文集等。名载《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世界书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文艺家辞典》等。黄昏年40x35cm
春院满墙年
朱老先生是地道的广西人,他从事艺术教育50多年,他创作的许多传世之作,他的学生遍及国内外,为我们广西,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他是广西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他是一个著名的雕塑家、书法家、画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评论家,是一位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一生用自己精湛的作品和高尚的品质践行了作品立业,人品立身的人生格言,他为我们年轻一代艺术家树立了辉煌的榜样。最后我有一点建议,广西现在像朱老先生这样的同志不多,我建议广西要想办法在广西南宁或者是在桂林建设朱培钧纪念馆和修建朱培钧雕塑园,永远的纪念。年原区党委宣传部长潘琦在朱培钧诞辰一百周年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岩罅漏霞光年
高枝酣睡年
这个人有没有文化,是不是心很纯,很正,一下子就看出来了,每一笔就像纯净水一样,一点杂质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东西。因此,首先要真,这样心才能正,品行才能清,艺才能高。我跟朱连城也说过,你父亲这么多精品,但是我们以前都不太清楚,如果不是跟你接触我根本都不清楚,所以,我觉得应该要去推广,学院要推广,自治区要推广,你们自己也要有推广的意识。古人讲“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以前,现在是不行了,现在叫“好鼓要用重锤敲”。最后我呼吁一下,刚才我与郑院长和黎院长(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都做了汇报,我觉得像这样的前辈我们一定要去推广,这对我们这个地区,对我们这个学院,都是有好处的。真正的东西不推广出去很可惜,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这个地方才能起来。年人民日报美编部主任徐文璟在朱培钧诞辰一百周年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萱花(潘天寿题诗)年朱培钧在杭州艺专当学生,受到了像刘开渠、潘天寿、林风眠,包括别的一些大师级的老师们的栽培,才形成了朱培钧先生这么高的艺术成就。刚才几位先生说像这种人一定要把他宣传出去。对他的那些作品,我们广西地区真的要建立他的纪念馆,把这些作品珍藏起来。这种人可遇不可求。年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林木在朱培钧诞辰一百周年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兰石(潘天寿题诗)年年秋,朱培钧在桂林举行画展,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潘公凯送来祝词:“朱老是我父亲的老学生,是我们中国美术学院的老校友。朱老的人品,画品皆令人敬佩,在雕塑和中国画方面成绩卓著。祝朱培钧先生健康长寿,艺术长青。”潘公凯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紫藤月季(吴茀之题辞)年应朱培钧先生哲嗣朱连城教授邀请,在广西美术馆观瞻朱老先生周年作品展。朱培钧先生雕塑师从刘开渠大师,国画师从潘天寿大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敏锐的艺术感觉,笔墨挥洒惊人天赋,小品透出逼人大气。哲人虽逝,艺事长存。谁说广西没有大师,大师就在眼前!彭匈著名文化学者清暑年一叶知秋年年新加坡国宝级著名艺术家潘受给朱培钧画展题辞:“非漓江之水,桂林之山不能成此清逸之笔。”
潘受新加坡国宝级书法家笔底明珠年涧边春年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文化艺术中,能将“诗、书、画”集“三绝”于一身者,莫能皆属。朱培钧先生由于早年承受国学,日后得以博学多闻,饰词流韵,满腹经纶;先生书艺精湛,面帖临池,起承转折,八法精深;先生沉醉笔墨,花草精神,山水清音;先生作诗,咏志抒怀,气宇不凡。
霍春阳中国著名国画家、原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灵峰探梅年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也是石涛的故乡,人才辈出。在诗情画意的漓江,使我想到朱培钧教授的国画。当时他已是古稀之年的老画家,我看到他的作品,如见其人:敦厚、纯朴、含蓄、清远、隽永,这既是他的为人,也是他的画品。其作品精炼,“惜墨如金”,没有一点多余的笔迹;舍弃衬托,突出主体的典型形象,而其不在形似的精雕细琢,重在传神,重在笔墨感情的变化,构成他的这种特点的,也是从他人格的净化,纯朴中所获得。朱教授的书画与诗词都很深沉地表现了他那炉火纯青的艺术素养。他广博的学识和多方面的修养,使他的艺术风格在传统中为之一新。
中国画“笔墨”是一个非常深的美学问题,它来自于书法,书法已是超脱客观形态的抽象境界的抒发,是一种情感的运动轨迹,它能传达人的思想、性格、意蕴、这种艰难的高度的艺术技巧,青年人望而生畏,只好用工艺制作法去代替它,殊不知已失去了中国画的精髓。朱教授在笔墨上的功力是相当深厚的,非一朝一夕之功,几十年来可谓“梅花香自苦赛来”。他的画,境界甚高,这与他的笔墨修养是分不开的,其淡雅清新的笔墨,令人遐想连翩。
姜今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芦花映月年红装粉堕年鸡冠花年?
八十年代以后,耄耋之年的朱老其花鸟作品得时代之风气,更在结构构成上做文章。其作品或以篱笆之直线并列于全幅(《呼伴》),或以芭蕉之蕉叶独占鳌头(《午憇》),或以一筐而铺天盖地(《五月荔盈筐》),或以散碎之线段撒遍画面(《晒辣椒》),即使是立轴之样式,如《长松伴幽兰》之直线而下,且松配以兰,亦传统之罕见。此期作品吸收西方形式构成特点,注意点线面关系,许多画面以块面的分割为主,与传统的留白相结合,再辅以点线关系;有的则以直线分割为主,辅以点的配合。而朱老在笔墨上的强大优势并未减弱,他的那些线中笔的意味愈发老辣,水晕墨章的墨韵亦淋漓尽致。如年的《秋声》,年的《罗汉果》,年的《清香溢远》等。加之朱老画中愈来愈浓的色彩的加入,使其向日葵、荔枝、鸡冠花等多种作品色彩浓艳强烈,其风格特色,形成朱老绘画传统出新的崭新面貌。
林木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仙人掌与鸡冠花年
朱老是我最崇敬的恩师之一。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见到恩师的兰竹,便为画中扑面而来的书卷之气所倾倒!
世人皆知朱老是雕塑艺术大师。殊不知朱老更是近当代中国传统文人绘画艺术大师!朱老的水墨花鸟画,尤其是水墨兰竹艺术的造诣比之现当代任何一位花鸟画大师都毫不逊色!朱老国学修养深厚,早年得师潘天寿先生,詩文书画兼擅,其所作兰竹,多信手拈來,逸笔草草,便见春机盎然,馀韵无穷!窃以为:遍观近当代画坛擅兰竹者恐无人出其右!朱老的画,挺拔瘦劲、仙骨清奇!如逸士高人,不染纤尘。朱老为人,与世无争、淡泊名利!温文尔雅、安祥从容。一如先生笔下的兰竹梅?散发着幽幽清香,漾溢着当代君子之风!
作为学生,我崇敬朱老,崇敬朱老的兰竹艺术,朱老的人品和画品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当朱老百年艺术大展在即,题诗以記:
竹风兰韵见清奇!
书画圆融妙成诗。
近代谁人称圣手?
遍观海内唯恩师!
年12月25日学生玉圃叩首陈玉圃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学院教授新放蕉花年
棕榈花年
红荔图年
菊有黄华年?
晒辣椒年
窗前年
野塘年
幽香溢远年
满篮清香年
延秀年
呼伴年
夏年
椰子年
犹有黄花傲霜枝年?
金樱子年
洁白数朵花年
红荔图年
蕉菊图年
午憩年?
莲塘之秋年
蕉绿荔红年
苗塞吊兰年
江渚年
红满枝头年
凝视年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为朱培钧国画题字
前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吴雪为朱培钧国画题词
新加坡著名艺术家潘受为朱培钧国画题辞
艺术大师刘开渠题辞
著名作家冰心题辞
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为朱培钧画展题词
著名国画家娄师白为朱培钧国画题辞
年朱培钧受邀在北京釣鱼台国宾馆作画
朱培钧与老同学吴冠中亲切交谈
朱培钧与老同学吴冠中合影
年时任中国书法家主席沈鹏在观看朱培钧国画
朱培钧与沈鹏合影
朱培钧与艺术大师刘开渠夫妇亲切交谈
朱培钧与老同学著名理论家王朝闻亲切交谈
朱培钧与新加坡著名艺术家潘受合影
朱培钧与著名画家刘国松合影
朱培钧与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右一)、著名画家万力青合影
朱培钧与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右一)、著名画家高冠华(右三)、郝石林(右四)合影
朱培钧与著名画家蒋风白(右一)、著名理论家刘曦林(右三)合影
朱培钧与著名画家朱颖人(右二)合影
年由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区文联、广西艺术学院举办的《纪念朱培钧诞辰周年美术作品展》海报
在广西美术馆举办的《纪念朱培钧诞辰周年美术作品展》展览现场
年时任中央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参观《纪念朱培钧诞辰周年美术作品展》
年时任广西自治区主席陈武(右三)、广西宣传部部长范小莉(右一)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郑军里(右二)和时任广艺书记邓军(右五)参观《纪念朱培钧诞辰周年美术作品展》留影
时任广西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右二)、广西梧州市委书记全桂寿(右四)参观《纪念朱培钧诞辰周年美术作品展》留影
出席《纪念朱培钧诞辰周年艺术研讨会》的全体嘉宾、领导、专家合影
图为《纪念朱培钧诞辰周年艺术研讨会》会场
编辑
潘肖萍
本文作品图片由朗博文化进行图片色彩管理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医院透露一位女性患者自述早上起来发现眼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