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泪囊膨出先天性泪囊囊肿的治疗体
本文所有患儿图片及文字均为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先天性泪囊膨出(congenitaldacryocystocele),又叫先天性泪囊囊肿、先天性泪囊粘液囊肿、泪囊羊水栓塞,是发生于新生婴儿的一种泪道疾病,多为单眼发病,少部分为双眼发病。
该病表现为出生后或出生后不久在内眦部出现一个具有波动性的包块,未发生感染时,常常表现为蓝色调外观(如下图)。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感染,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如下图)。
如果再出现处置不当,就会发展为这种情况(如下图):
在胎儿期通过B超就可以发现该病的存在,B超常常提示泪囊区的囊性包块,其内为液体成分。
用鼻腔镜检查时,下鼻道中常常可以发现位于鼻泪管出口处的囊样膨出(如下图)。
鉴别诊断:
需要与脑膜脑膨出、脑膜膨出及毛细血管瘤等新生儿肿瘤。先天性泪囊膨出的蓝色调外观有助于与其他肿物相鉴别。肿块的位置也是鉴别的一项重要依据,该病位于内眦韧带的下方。
病因:
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和胚胎期的泪道羊水栓塞有关系。位于鼻泪管末端的Hasner瓣膜未破裂和位于泪总管开口处的RosenMuller瓣膜的正常作用(该瓣膜阻止进入泪囊的液体返回结膜囊,具有活瓣作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患者,通过单纯按摩,绝大部分无法引流出泪囊内的液体)。局部解剖见下图:
治疗方法:
1.传统方法:
a.单纯按摩——效果有限,极少数病例可以治愈。
b.注射器直接抽脓
——抽过的同志都知道,由于负压,很难抽出,即使抽出一点点,对疾病的缓解效果也不大。
2.直接行泪道探通——效果好
局限性:对术者手术技巧要求很高;有造成假道风险(远高于婴幼儿泪囊炎),造成假道后容易感染;大量泪囊内液体突然进入鼻腔,有造成患儿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风险(眼科同行需要高度重视)。
3.严重感染时,泪道探通风险很高;对探通失败且皮肤面已经破溃者,则行泪囊切开引流(应尽量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以免面部留下难看的瘢痕,给幼儿带来终身遗憾。
4.有文献报道经鼻内窥镜下刺破下鼻道内的膨出进行该病治疗,治疗效果不佳。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大概有一半的患儿鼻腔中有膨出,另一半没有发现下鼻道有膨出。
5.自上或下泪小管引流联合泪囊按摩(此方法为本人首创,国内外此前均无此方法报道,该方法已发表在年欧洲眼科杂志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以下为链接宝宝时刻宝宝护理小常识让宝宝顺利度首届中国江西旅游摄影展微信版
- 上一篇文章: 泪道阻塞的治疗方法
- 下一篇文章: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又一例婴幼儿鼻腔内窥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