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养大我们的错误育儿观念
传统育儿观念和现代理念的冲突在世界各地都是个普遍问题,虽然这个现象在中国好像更严重些。在两代人育儿的矛盾中,老一辈人的一句“你们就是这么养大的!”往往让父母们无言以对。可是这些养大我们的育儿观念真的就是正确的吗?
并不见得。
经过科学家谨慎的研究和几代人的经验实践,很多上个世纪的育儿方法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甚至是错误的。我们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育儿旧思想。当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拿这些“老经验”来纠正你的时候,记得告诉他们:这些“经验”,并不正确。
关于新生儿
新生儿打喷嚏是因为受凉新生儿经常打喷嚏,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着凉了。新生儿由于鼻腔狭窄的缘故,鼻通道容易被空气中的粉尘或是自身的鼻腔分泌物阻塞,而打喷嚏正是身体用来疏通鼻腔的一种方式。柔嫩的鼻粘膜和鼻腔内丰富的毛细血管也使得她们对干燥的空气和刺激性的气味(如:油烟味,香水味等)更为敏感,因此在婴儿周围应避免使用香水或空气清新剂,并保持房间通风。如果室内太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
新生儿黄疸需要喝葡萄糖水退黄一般来说,新生儿黄疸不需要特别治疗。只需勤喂母乳(每天8~12次),让宝宝吃饱以刺激肠胃蠕动将胆红素通过排泄物排除体外,2周左右便能自行痊愈。如果宝宝黄疸指数达到中高危标准,或是久黄不退,则需要接受专业诊治。给黄疸婴儿喂水,葡萄糖水等任何非奶类液体都是没有科学依据且不可取的。新生儿的胃容量很小,如胃里充满其他液体会让婴儿没有胃口吃奶,从而影响肠胃活动和排泄,反而会让胆红素堆积导致病情加重。其他如黄连等中药偏方由于安全性的不确定更是不要尝试。
新生儿夜间哭闹是因为白天睡太多
充足的睡眠才能成就健康的宝宝,所以新生儿的睡眠周期不应该人为干预。除了刚出生的前几周新生儿需要被叫醒喂奶之外,所有恢复出生体重以及生长曲线正常的婴儿,家长都应该让ta们自然睡,自然醒。新生儿每日需要15~18个小时的睡眠。ta们大脑和中枢神经的发育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睡眠中完成的。睡眠规律的养成需要循序渐进。要让宝宝对白天黑夜有概念,正确的做法不是白天不让睡晚上不喂奶,而是营造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宝宝的大脑自然地调节生理时钟:白天拉开窗帘,不刻意压低声音说话;夜晚保持房间昏暗,安静。
新生儿眼屎多是上火了/感染了眼屎多并不是上火或是感染了,而是典型的新生儿泪道阻塞的症状。有些宝宝在出生的时候泪道没有完全打开,造成泪器不能完全排干眼泪,堵塞导致轻微炎症而出现分泌物——眼屎。这在新生儿中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等孩子大一点,泪道发育完全后便不再会发生。家长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孩子内眼角与鼻翼相连的地方帮助疏通泪道,如果情况严重请接受专业诊治。千万不要自行喂孩子降火药或是给孩子滴眼药水。
睡枕头才能养成漂亮头型漂亮头型绝对不是“睡”出来的。1岁以下的婴儿使用枕头,除了会增加睡梦猝死(SIDS)的几率以外并没有任何好处。正确的做法是让宝宝醒着的时候多趴着玩,避免宝宝头部长时间受力而造成头骨扁平。
关于母乳喂养
妈妈生病期间不能喂奶不管你是着凉,流感,拉肚子,甚至是发烧,你都可以放心地继续母乳喂养你的宝宝。传统观念是认为母乳会把病毒和细菌传染给宝宝,其实不然。在你生病的症状还没显露之前,你的宝宝就已经被暴露在病菌下了。母乳并不会把你的病传给宝宝。相反地,你应该继续母乳,因为母乳会把你身体免疫系统所制造的抗体传给宝宝,保护她免受病菌的侵害。
刚出生时奶水不足,必须添加奶粉很多老人觉得刚开始妈妈奶不够多便急着给婴儿添加奶粉。但这样做其实会干预母乳分泌和亲喂关系的建立,让纯母乳喂养很难实现。其实初生的头几天,新生儿能适应很少的初乳,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给孩子吃。不要急着添加奶粉,而是尽量让孩子多允吸,刺激泌乳,奶量才能慢慢增加。
关于营养补充
婴儿枕秃,夜惊,磨牙,出牙晚......都是缺钙中国是补钙大国,很多婴儿的常见问题都被冠上了”缺钙“的帽子。但其实这些问题都跟缺钙没有关系:
婴儿毛囊发育不全,新陈代谢旺盛。如果长时间躺着,或是戴帽子,由于摩擦的关系头发就容易脱落或是长不长。这个现象等孩子长大一些,毛囊发育齐全后便会慢慢消失。
婴儿夜里惊醒和哭闹是非常正常的现象。ta有可能是饿了,做梦了,尿布太湿了,便便了,太冷/太热......还有可能只是想要你抱抱她
焦虑,压力会导致磨牙;婴儿出牙期间容易磨牙;更有研究表明,磨牙的习惯还有可能是遗传。
婴儿出牙的时机通常是遗传因素决定的。第一颗乳牙萌出的时间最晚可至18月。如果你的孩子在18个月之前冒出了第一颗牙齿,不管早晚,都属正常。如果18个月后还没有出牙的迹象,则需要带孩子去看牙医接受专门诊治。
母乳和配方奶喂养的宝宝缺钙是很少见的。如果你担心孩子缺钙,请先评估你的孩子是否摄取了足够的维生素D。
婴儿应该经常隔着玻璃晒太阳以帮助钙吸收太阳光中能帮助身体合成维D的是UVB。UVB照射可以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内源性维生素D3,而维生素D3能帮助身体吸收钙质。玻璃虽然能让几乎%的可见光通过,但对于UVB却是大部分都屏蔽掉了。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并不能帮助身体合成足够的VD。
婴儿皮肤娇嫩,平时应尽量避免紫外线直射。因此权威儿科专家们都建议婴儿应该从出生起就通过口服维D补充剂摄入VD,每天IU。如果要晒太阳,应该去户外,并且不需要每天晒。每次晒个几分钟就足够了。
婴儿需要喝水/果汁解渴所谓的「宝宝渴了」只是成人主观的臆断。母乳/配方奶中已经有足够的水份,婴儿并不需要额外补充。只有当婴儿添加辅食后,才可以开始适当地给一些水。
关于医疗/用药
孩子发烧需要马上吃药,
去医院打针输液
宝宝发烧并不是什么坏事情,这代表着她身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病菌感染。发烧的时候使用退烧药,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舒服一些,并不能让她的病更快好。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发着烧但并没有明显的不舒服迹象,依然能吃能喝能玩,便不需要给予退烧药。如果孩子发烧三天仍然没有退的迹象,则需要就医。
宝宝生病发热,真正需要输液的是极少数个例。只有当长时间高热不退,孩子食欲不振,饮水少,有脱水危险时才考虑输液。输液的目的是补充水分,预防脱水,改善电解质平衡。
发烧时用酒精降温/捂汗/
洗冷水澡/冰敷
孩子发烧时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能让他们舒服一些。但以上这些做法只会起到反效果。冷水澡或冰敷会让孩子身体温度降低得过快,身体误以为热量失散太多,反而会拼命制造更多热量。酒精同样会让体温降低过快,并且大面积皮肤吸收和鼻腔吸入容易造成酒精中毒等危险。而捂汗的方式则是阻挡了身体多余热量的正常散发,适得其反。
正确的物理降温方式应该是给孩子洗温水澡,用温毛巾擦身;适当给孩子减少衣物,保持房间通风(如果室温过高可以考虑开空调)。让身体产生的多余热量能够自然地散发出去。
孩子感冒发烧需要吃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才有效。病毒性感冒和普通受凉使用抗生素是完全没有效果的。引起感冒的病原体大部分都是病毒,而细菌感染则比较少见。因此孩子感冒发烧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做无用功。
水银温度计比电子的准确现在的电子体温计,不管是接触式还是红外式,大多都比水银温度计更准确。并且测量时间短,使用上也更安全。水银温度计除了有校准错误和人眼读数误差等问题存在之外,还会带来汞中毒等隐患。世界卫生组织早于年就呼吁全世界应在年前逐步淘汰水银制温度计及血压仪。因此对于有小宝宝的家庭来说,电子温度计绝对是更好的选择。
关于日常
婴儿手脚发冷,所以要比大人穿得多宝宝是否冷/热,不能通过手脚的温度来判定。婴儿的供血系统还处在发育之中。由于心脏力量弱,肢体末端(也就是手和脚)通常会供血不足,因此偏凉是正常的,和ta是否冷/热并没有直接关系。判断宝宝冷热最好的方法是摸ta的胸口或背部。由于小宝宝体温调节机能还不成熟,家长需要灵活给孩子增减衣物,而不是一味的“捂”。当你觉得热的时候,给宝宝穿得要比自己更轻薄;而当你觉得凉爽的时候,则需要给孩子多添加一件衣物。
用学步车可以让婴儿快点学会走路走路是自然发育的过程,不应人为干预。学步车对于婴儿学习走路有百害而无一利。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很容易造成下肢关节畸形,并养成足内翻/外翻的习惯。并且学步车也会阻碍婴儿对于平衡感的练习和掌握。加拿大政府早在15年前就禁止了学步车的生产和销售。这么危险的东西不应该再给宝宝使用。
把屎把尿/1岁后开始如厕训练想通过把屎把尿让婴儿很早学会控制大小便是不可能的。婴儿的膀胱肌肉和相关的神经都还没有发育成熟,无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并且长时间的把尿容易造成髋关节松弛甚至脱位。根据AAP的建议,真正意义上的如厕训练应该等到至少2岁后再开始。
JustKiddi
文字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
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Reversingday-nightreversal.Availalefrom: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 上一篇文章: 史上最全版,蚌埠慈铭体检教你看懂所有体检
- 下一篇文章: 我的天哪这几个医学谣言你居然还在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