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眼球

眼球近似球形,前后径约24mm,垂直径约23mm,水平径约23.5mm。眼球由眼球壁与眼内容物构成。

一、眼球壁

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色素膜,内层为视网膜。

(1)纤维膜:由纤维组织组成,坚韧而有弹性,由角膜和巩膜组成。

1角膜

角膜约占纤维膜的1/6,角膜横径约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大于12mm为大角膜,小于10mm为小角膜。

角膜的生理特点:

A、角膜无色透明;

B、角膜无血管,它的营养来自角膜缘血管网和房水;

C、角膜的感觉神经丰富;分布有大量的三叉神经末梢,故角膜上皮感觉灵敏,稍有刺激可迅速闭睑,或有明显的刺激症状。

角膜从前往后由五层组成:

A、上皮层:由4~5层扁平细胞与柱状细胞组成,上皮易再生,小面积损伤在24h内由新生的上皮修复,不留瘢痕,恢复透明。

B、前弹力层:抵抗力较强,损伤后不易再生。

C、实质层:又称基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损伤后由瘢组织代替。

D、后弹力层:为一透明薄膜,损伤后可再生。

E、内皮细胞层:由单层六角形细胞组成,为房水~角膜的屏障,损伤后不能再生,常引起角膜实质层水肿。故内眼手术应特别注意保护角膜内皮。

2巩膜:

占纤维膜的5/6,呈乳白色,坚韧而不透明,巩膜表面厚度不均,角膜缘、各直肌附着点、赤道部较薄。巩膜前部移行为透明的角膜,此移行区称角巩膜缘。宽约1mm。该区包括苏林氏管和小梁网重要的房水引流组织。

巩膜由外向内分为三层:巩膜表层、巩膜主质层、巩膜内层。

巩膜的生理特点:巩膜表层血管丰富,故炎症时充血明显;巩膜主质层血管很少,代谢缓慢,故发生病变抵抗力弱,病程缠绵。

(2)色素膜:又称葡萄膜,由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组成,富含血管与色素。

1虹膜:

虹膜中央之圆孔,称瞳孔,正常约2.5~4mm大小,瞳孔的开大与缩小分别由瞳孔开大肌与瞳孔括约肌完成,二者分别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支配。

虹膜因富含感觉神经,故炎症时疼痛剧烈。

虹膜的功能是调节光量。

2睫状体

睫状体由睫状冠、睫状体偏平部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房水与调节作用。睫状体的感觉神经为三叉神经未梢,故过多使用调节时可引起眼疼和头痛。

3脉络脉:是色素膜最大的一部分,起于锯齿缘,终于视乳头。因其富含血管和色素,故主要功能是营养和遮光作用,脉络膜毛细血管供养视网膜外五层的营养。

4视网膜:

视网膜从外向内共分为十层,但主要可归纳为色素上皮层和神经上皮层两层。二者之间有潜在的间隙,病理情况下,二者可分离。

视网膜的主要功能是感光,锥细胞和杆细胞是感觉细胞,锥细胞主要感受明视觉与色觉,主要分布于黄斑区,杆细胞分布于黄斑区以外的网膜周边部,司暗视觉。网膜周边部受损,可产生夜盲。

二眼内容物

眼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三者加上角膜构成眼的屈光介质。

(1)房水:由睫状突上皮细胞分泌产生,其主要成份为水、少量氯化物、蛋白质、维生素C和无机盐等,具有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维持眼内压的功能。

(2)晶状体:由晶体与晶体皮质、晶体核组成,具有支撑虹膜和调节屈光度的作用。

(3)玻璃体:为透明胶状体,无血管,其营养来自脉络膜和房水,无再生能力,其主要功能是屈光作用和支撑视网膜的功能。

第二节眼附属器

眼附属器由眼眶、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组成。

(1)眼眶:由前额骨、颧骨、上颌骨、泪骨、筛骨、蝶骨大翼和腭骨组成,为一方锥形结构,尖向后,底朝前,对眼球有保护作用。

(2)眼睑:由上睑、下睑组成。上下睑缘近内眦部各有一小孔,称为泪小点,眼睑由五层结构组成。

1皮肤2皮下组织3眼肌层4睑板层5睑结膜

(3)结膜:由睑结膜、球结膜、穹隆部结膜三部分。结膜的腺组织主要有杯状细胞和副泪腺,分泌的粘液及副泪腺分泌的少许泪液有润滑眼球表面的功能。

(4)泪器:由泪腺和泪道组成,

1泪腺:由主泪腺和副泪腺组成,具有分泌泪液的功能,泪腺的分泌分基础分泌和反射性分泌两种。

2泪道:是排泄泪液的管道,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组成。泪液经泪腺分泌后,由眼的瞬目功能及泪小管的虹吸作用,汇集于泪湖,经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而排入下鼻道。

(6)眼外肌:共6条,由上直肌、下直机、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组成,除上斜肌受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受外展神经支配外,其余皆受动眼神经支配。

第三节视路

视路是视觉兴奋传导之径路,包括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膝状体、视放射和视中枢六部分。

(1)视神经:视神经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即视神经纤维)在巩膜筛板前汇集而成,全长约5cm,分球内段、眶内段、视神经管段和颅内段四部分构成。

(2)视交叉:视交叉是两侧视神经相联合的部分,位于蝶鞍上方大脑脚池中。

(3)视束:每侧视束含有来自同侧眼颞侧视网膜的不交叉纤维和来自对侧鼻侧视网膜的交叉纤维,故典型的视束损害出现双眼同侧偏盲。

(4)外膝状体:外膝状体及其以后的病变视野改变特征是:

1视野损害不超过中线。

2双眼视野改变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瞳孔对光反应正常。

(5)视放射:视放射患病其典型的视野改变为象限性视野缺损。

(6)视中枢:枕叶后极部受损常可出现黄斑回避。

第四节眼的血管和神经

(1)动脉:眼的血供主要来自眼动脉。

1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约10mm处于视神经下方进入视神经,营养视网膜内五层组织。

2睫状动脉:

A、睫状后短动脉:营养脉络膜与视网膜外五层组织及视神经筛板前区的组织。

B、睫状后长动脉:营养虹膜、睫状体。

3肌支:眼动脉发出数支血管分布于眼外肌,称为肌支。

4泪腺动脉:供给泪腺营养。

(2)静脉:

1视网膜中央静脉:分布同眼动脉。

2涡静脉:色素膜血管经4~6条涡静脉在赤道部穿出眼球。

3眼上、下静脉。

4内睑静脉。

(3)神经:眼球主要是受睫状神经支配的,含感觉、交感、副交感神经纤维。分为睫状长神经与睫状短神经。二者均于球后穿入巩膜,沿巩膜与脉络膜之间前行,至虹膜、睫状体、角膜、巩膜及角膜缘的结膜,作为全眼球的感觉神经。同时含有司瞳孔散大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运动的神经纤维。

投稿邮箱:

qq.







































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北京市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a.com/lqbby/6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