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辟人的疾病,13不治也好,13治了
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好,三分之一病治也不好!12月2日,在由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的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的诸多话,句句戳心,现场多名听众掌声不断,他讲完后,现场听众大声叫“好”。健康时报将樊院士的观点一一列上,句句戳心!这样敢讲话的院士真的不多了!
01说医疗的政策保障:
新中国成立快70年了,没有一本“卫生法”,我们不能“无法无天”的干!
健康,包括医疗改革,我们的领导没有少讲,上上下下;我们的文件没有少发,大大小小;我们的试点没有少搞,星星点点。但是为什么总是不满意呢?因为“医改”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中国工程院组织了83位院士,近位各部委的机关干部,0位专家,深入到个省市、乡村,还派到国外10个国家进行调研,形成了一个报告,最近上送国家。我们提出的意见可能不完全对,但作为专家来讲,我们提出来五条:
第一条,卫生一定要立法。新中国成立快70年了,没有一本“卫生法”,我们是法制国家,不能“无法无天”的干,也就“无法无天”的被杀。
第二条,因为健康事业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多个部委都在管,现在是“政出多门”,我们必须要成国家成立一个“人口大部”,由国家直接来管理,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
第三条,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美国可以拿出GDP的17%来搞健康,我们现在是5%,能不能取一个中间数,比如10%或者11%呢?
第四条,一定要有个三方的监督机构,比如:人大赋予足够的权利,像中纪委监督党中央党政干部一样,这样来监管,他们究竟干的怎么样。
第五条,要有一系列的行动计划,我们大致提出六大行动计划,有效的推进工作的发展,比如说慢病防控等等。
02说医学研究:
03说生活方式:
人要有规律,12点还加班,那是谋财害命啊!
什么事情都有规律,人是整体,离不开天,一个是自然,一个是社会,人离不开自然。天冷了加几件衣服,天热了脱几件衣服,反其道而行之,吃再好的药都没有用。人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二氧化碳,而树正好相反,呼吸的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是氧气,你把树都砍光了,吸PM2.5还好吗?
不仅人是这样,植物也是这样:向日葵围绕着太阳转,含羞草白天合,晚上开,不然就含羞了。无论是西安的杨柳,还是北京的杨柳都是3月份发芽,管你有没有红头文件,管你有没有领导讲话,全世界的深海鱼都是那几天跑到长江里繁殖产卵,没有互联网通知啊。
人的24小时,12个时辰都是变化的,中午12点是午时,生命力最强,我们拿来睡觉。晚上12点生命力最差,死人最多。
我当住院医师时,我说12点吃完夜班饭,还要我值班。领导12点睡觉,让我们加班,那是要我们早死啊。
肿瘤为什么有的治得好,有的治得不好?因为肿瘤细胞每天开合几次,正常细胞也是每天开合几次,但是不同步的。你说你打针正好在正常细胞开的时候打,那不是谋财害命吗?
我们女孩子的月经一定是月月红,你说你一月几次红,几月一次红,你说你受得了吗?还有我们的试管婴儿,都是算好了一种,双胞胎啊!
另外,人是社会的一员,人与人之间导致相互猜忌、相互的设防,你说你会过的好吗?难怪《黄帝内经》,用30%写的是医学,剩下都在写其他的。现在写分子的不写细胞,写细胞的不写分子,写细胞和分子的又把人给丢了。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04说临床治病:
05说医学分析:
现在的医生分科越来越细,出现很大问题!
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现在走向了极端,那么我们有问题了。
我们过去给病人会诊,都是说人家得了什么病,医院会诊都是说人家得的不是什么病。我们给一个病人会诊,病人躺在这。这科医生说,这病和我们无关,那科医生说这病也和我们无关,二十几个学科都走了。
我跟病人说你起来吧,医生都说你没病,你躺在着干啥呢?医院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其实是医生并了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医院急诊科,重症病人误死10%!所以现在什么是最好的医生?ICU医生是最好的,因为他什么都会,第二好的就是刚毕业的医学生,他刚学完什么都会!
所以我们要还器官给病人,还症状为疾病,从检验回到临床,从药师回到医师,要身心并重,要医护并重,要中西医并重,要防治并重。这样才叫医生,这样才叫医学。
06说医学生培养:
07说好医生标准:
能处理例外和意外的医生是好医生,剩下的都是跟着吃饭的!
科学是必然性但医学常有偶然性。科学是强调百分之百和百分之零的结果,而医学是不一样的,从百分之零到百分之百任何的可能性都可能存在。所以我们总是出现例外和意外。所以什么是好医生?就是能处理例外和意外的医生是好医生,剩下的都是跟着吃饭的。
我们用科学共识形成指南,但不能以偏概全。我们现在医生都用指南给你看病,所以你要特别的小心。
指南是什么,指南是老医生总结的,只能覆盖80%,还有20%覆盖不到。还有我们现在中国的指南4%是中国人的材料,96%是从外国人抄的,洋人吃羊肉、喝洋酒能和我们一样吗?现在指南都到8版了,我说7版就可以了,他说7版有错,6版有错,5版有错,1版全是错,那你拿这个看病能行吗?指南只能供我们参考!
医学并不等同于科学,医学不止是科学,还有比科学更重要多的东西。我们只能以科学的理论帮助医学,但不能束缚医学,我们用科学方法研究医学,但不能用之误解医学,我们用数据助诊疾病,但不能用着取代医生。
我们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过去是传染病,现在是非传染病;
过去是营养不良,现在是营养过剩;
过去是年轻性,现在是老年性;
过去是生物性,现在SARS、禽流感越来越多了,是环境性、社会性;
过去我们能治就治,治不了就死了;
过去简单,现在变成了复杂;
过去是早期的,现在变成晚期的;
过去是单器官的,现在是多器官的;
过去是器质性疾病,现在是跳楼的越来越多;
过去是我们治好了病就算了,现在我们还要保健康。
所以医学的形式在短暂的时期内发生了如此深刻的变化,都发生在我们身上,你说我们抓住那么点科学够吗?如果还这么做,我们将出现很多大碰撞。
(以上文章由健康时报根据樊代明院士在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演讲速记整理)
专家介绍Expert樊代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院长、医院名誉院长
编辑:杨君琴综合:健康时报相关链接:
身体血管堵没堵,摸摸这里就能知道!一旦发现晚了,会要命!
炒菜时加一物,让你多活20年!赶紧告诉家里做菜的人!
硬板床害死中国人?西方人都睡软床垫?睡错了的人都被害惨了!
治白癜风福州哪家医院好什么药治疗白癜风- 上一篇文章: 南沙人看病怎么选医院来看广东130家大
- 下一篇文章: 治疗性病医院哪家好湖南衡阳医院治疗淋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