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周瑜墓桑落洲探秘,千古江山,英雄无

公益中科 http://pf.39.net/bdfyy/zqbdf/180415/6169128.html

↑点击上方"诗乡宿松"免费订阅

——本文转载自网络

周瑜(-年)字公瑾,庐江舒人。东汉末年,宿松归庐江管辖,古代是群舒之国。安庆古称舒州,同安郡,德庆军。公元年前后,周瑜屯兵桑落洲,修建巢湖城,九洲八卦阵,造船。年赤壁大战,年,归葬桑落洲巢湖城。公元年左右,桑落洲崩岸,周本族人把其墓迁到了宿松圭山一带。胡玢有诗云: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宋代辛弃疾曾有一首词写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孙仲谋就是孙权,此时刚刚即位,就碰上了曹操的百万大军南下,这群臣都害怕得要命,投降的声音占据了上风。在这紧要关头,孙权把在桑落洲练兵的周瑜召回,商讨对策。周瑜分析了局势,坚持力战到底,这才有了著名的赤壁大战。

这周瑜为何有这股底气呢?其实这源于周瑜在桑落洲上修建的九洲八卦阵,这九洲八卦阵胜似雄兵百万。公元年前后,周瑜帅军驻扎在桑落洲,根据桑落洲地形,开始规划桑落洲。根据晋代著名史学家袁宏《东征赋》记载“尔乃出桑落”,“钻灵龟以相土,寫河洛之规矩”,这些足可见周瑜修建九洲八卦阵的一斑。也正是由于周瑜在桑落洲上的屯兵,让其有了足够资本对抗曹操,说话才这么硬气,才有了赤壁大战的羽扇纶巾,风流倜傥。

公元年左右

周瑜死后,吕蒙、诸葛瑾代周瑜职务,驻防寻阳。鲁肃路过寻阳吕蒙屯下,与吕蒙会面,对吕蒙就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完全得益于吕蒙在屯地研究周瑜的九洲八卦阵。后来,吕蒙白衣过江,赚得荆州。吕蒙死后,诸葛瑾代吕蒙职务。在这期间,诸葛瑾把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随后,诸葛亮在长江中摆起了八卦阵。年,陆逊代诸葛瑾职务,火烧连营,把刘备气死了,《三国演义》中写他遭遇诸葛亮的八卦阵,困住走不出来了,后来经高人指点,才走出来,并且这位高人还是诸葛亮的岳父。这孰真孰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陆逊是自己走出来的,并非什么高人指点。由此一战,八卦阵的威名就被传得神乎其神。魏国一听,这两国还有如此神奇的阵法,就一心想一窥究竟。魏明帝一登基,就发兵攻打寻阳。年寻阳被攻下后,魏明帝立即任命著名玄学大师李康为寻阳长,专门负责研究桑落洲九洲八卦阵,李康具体研究出什么来,我们不知道,只是没多久,吴国用计,派重兵又抢回了寻阳。在此之后,朱据驻扎雷池,孟宗为其军吏,此雷池就是按照九洲八卦阵的命名原则取的名字。孙权登基后,朱据娶了孙小虎,当上驸马,孟宗就跟着当了吴令,后来官至吴司空。年,诸葛恪兵败,在此驻扎一个月,还曾想起田于寻阳。这些足可见周瑜九洲八卦阵的威名。周瑜安葬于此,很多文人墨客竞相登临凭吊。

公元年左右

晋代袁宏(约-年),东晋著名史学家,著有《后汉纪》,公元年前后,曾随谢尚赴江州任,在桑落洲牧鹅林拜会了王羲之,了解了桑落洲历史,对起以后创作《东征赋》奠定了基础。袁宏回京后,王羲之在牧鹅林写下了著名的书帖《袁生帖》。

公元年前后,谢尚带着袁宏,在桑落洲牧鹅林拜会了在此练习书法的王羲之,王羲之对少年才俊袁宏很是欣赏,跟他讲了很多桑落洲的历史。

公元年左右

南朝任昉(-年),南朝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其地理类书籍《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比《水经注》成书更早,可惜遗失。其成就不亚于郦道元。与谢朓等并称竟陵八友。其在文中明确记载,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所种,鲁班还在此造船。

谢朓(-年),南朝齐,著名诗人,跟沈约提出四声八病,开创了永明体,跟谢灵运并称大小谢。李白最崇拜的诗人之一。这篇祭文是祭祀周瑜和何无忌的,根据明代庄祖诰的桑落洲吊何无忌,可以推定谢朓这篇祭文是在桑落洲上写的。

寻阳楼船

八里江中的浔阳楼船,三江大观园

公元年,周瑜西征失败,折翼巴丘,归葬桑落洲巢湖故城。根据《隋书》,《元和郡县图志》等记载,寻阳有巢湖,在古寻阳县东四十二里。而古寻阳在今天黄梅沿江一带,古寻阳县东四十二里正是桑落洲(今天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曹湖村),此曹湖跟史书记载的巢湖故城位置一致,为巢湖故城遗址。即当年周瑜修建的故城,周瑜墓当在其左右。公元年左右,桑落洲崩岸,唐代著名诗人胡玢在此写了一首诗《桑落洲》,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白居易诗中所写的独树浦即此。由于桑落洲崩岸,造成了大面积的塌方,危及古墓。周本的族人就把周瑜墓迁到了今天宿松县圭山黄大口水库一带。这就是宿松《周氏宗谱》记载故城及松圭山均有墓的主要原因,也是世人认为宿松周瑜墓是衣冠墓的依据。

曹湖初级中学

公元年左右

梁元帝,萧绎(-),号金楼子,此书是其写作完成,准确记载了当年王僧辩和陈霸先在桑落洲结盟,阻风桑落洲,发现周瑜,何无忌庙的经过。还说明了一点,当年周瑜何无忌以前在桑落洲的故事。萧绎曾亲身经历那场变故,对周瑜,何无忌墓印象深刻。

隋唐时期

魏征(-年),《隋书》作者,李吉甫(-年),《元和郡县图志》作者,杜佑(-年),《通典》作者。

宋元时期

徐铉(-年)南唐后主李煜的吏部尚书,为李煜作过墓志铭。《故汝南县太君周氏夫人墓志铭》,此篇墓志铭是为周本的侄女所作。文中明确指出,周瑜葬于宿松。

《太平寰宇记》《水经注》等,都明确标注了周瑜庙的位置。南唐书明确记载周瑜葬在宿松,即墓为祠,这和水经注记载一致。

明清时期

解缙曾亲自到宿松桑落洲一带考察周瑜墓,得出的结论是考其陵墓在今之安庆宿松,还写了一首诗“皖水青林绕墓田”。这是解缙的《文毅集》当中的《吉水周氏考》,解缙曾任永乐大典编撰,接触的古籍和资料都比较丰富,其得出的结论比较可靠。

解缙(-年),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永乐大典总纂。其在《吉水桑园周氏族谱序》中写道“考其陵墓在今之安庆宿松”,还写了一首“皖水青林绕墓田”,青林水,也就是雷水一支。解缙明确指出,周瑜墓在安庆宿松。

明代著名诗僧,释照影就曾在安庆写道“欲寻公瑾墓,日落大龙西”。明末清初著名诗人董樵也曾写在《同安江上》道:春风公瑾墓,细雨吕蒙城。同安江,即安庆段长江。

清代著名词人曾在此写了一首词《念奴娇》,桑落洲前,小孤峰下,景物年年在,....公瑾遗踪,涪翁旧迹,莫问今何代。这首词诠释了桑落洲上众多的历史典故,周瑜遗踪,涪翁旧迹,周瑜墓,桃花源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诗乡宿松”诚邀您加入

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a.com/lqbzl/1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