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神里这么多病人,他最让我心疼影
这些天,凡是和电影沾边的地方,你总能看到这部片的名字。
《我不是药神》是一剂猛药。
靠着点映就票房破亿,用口碑实现了排片逆袭。
有人说,它会是年的《战狼2》。
但我觉得它之所以能和《战狼2》一样载入史册,靠的不是票房,而是题材。
说实话,这种电影能拍出来,我就想给它10分,更何况还拍得这么好。
其实,《我不是药神》和今年的另一部爆款《复联3》有种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它们的好,都是靠着组团发力的群像戏,一起合作、一起拯救、一起爆发。
这样的群像,不靠大段大段的ppt风的旁白,也不靠冷冰冰的人名字幕,而是靠着扎实有力的剧本和演技。
《我不是药神》里的角色们既是小人物,也是英雄。
他们没有神的光环,只有打动人心的平凡瞬间。
可能看完电影,你不会记得他们换了几身衣服、背过什么包……
但你会记得程勇从无能无胆的窝囊,到医院里怒吼泪崩的爆发。
会记得思慧在歌舞厅看着经理跳舞,发泄般的喊着“脱!脱!脱!”眼里有泪。
记得老吕看孩子的两次眼神,一次满怀希望的闪着光,一次无限留恋的暗淡下去。
还有老吕媳妇给勇哥敬酒,吃饭时把肉菜换到勇哥面前。
牧师在舞台上抱着话筒骂骗子,边骂边缩着脑袋满场逃。
假药贩子的“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和老太太的那句“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不生病吗?”
《我不是药神》不仅是小人物的人间百态,也是病人的众生相。
而在电影这么多的病人里面,有一个角色最让我心痛。
就是黄毛彭浩。
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不是宁浩在致敬自己《疯狂的赛车》的耿浩。
但不得不说,这个和黄渤外形有几分相似的角色,确实赚走了许多观众的眼泪。
为什么在一众明星演员里面,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男孩,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
我想这有设定的原因,也有演技的加成。
先从角色角度说说他吧。
这个黄毛的打动人心之处,和别人到底有什么不同?
孤
独
在电影里,黄毛是一个得了白血病,怕连累家人不敢回家的孩子。
这就让他和别的白血病人比,显得格外的孤独。
思慧的孩子有妈妈,老吕有老婆孩子,牧师有信仰和信徒……就他什么也没有。
他是自己的软肋和铠甲。
一个人跑到了大城市,在屠宰场工作谋生。
染了一头非主流黄毛,主动让自己和别人格格不入。
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在遇见程勇一伙人之前,他就像一条流浪在城市森林里的小野兽。
孤独的背景,养成了这个角色孤独的性格。
黄毛是整部电影里台词最少的角色,很多时候他都处在一个失语的状态。
见到别人,不会说话,别人跟他对话,才勉强挤出几句。
能说一句,就绝对不多说半句。
吊唁老吕的时候,都不进门不说话,默默地坐在台阶上吃橘子。
抛开白血病人的身份,他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盲流青年。
只不过他不会上快手、也不会玩网游,这是一个被自我放逐的年轻人。
孤独不可怜,但看到这样的角色孤独的走进命运的死局,无人解救,也不敢走到人群中间。
这是最戳心的地方。
卑
微
和别的角色比,黄毛的地位一开始是很卑微的。
他是以一个偷东西的小混混的形象出场的,后来被程勇拉过来打工抵债。
大家都没有意识到,黄毛是他们当中最没有尊严的一个。
除了思慧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挺不容易的”,还会教他人情世故,让他说谢谢之外。
别人对他的态度都是不客气的。
程勇对他拳打脚踢是日常,连老吕也可以笑他,每个人都拿他一头黄毛开玩笑。
很多时候他就像他们养的狗,要干活找他,开玩笑也找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别人把他当狗还不是最难受的,最让人心痛的是,黄毛自己把自己当成了一条狗。
他或许已经认命,所以才这样生活。
程勇不给他钱和药,他就老老实实一声不吭往外走。
程勇给他钱和药,他腼腆地收下,然后为程勇卖命。
动不动就要冲在最前面,替大家挡一挡什么。
这样朴实的卑微,也许注定了他最后一定会牺牲的使命。
也是因为这样的卑微,才让着这个角色在挺身而出时显得格外的伟大。
仗
义
可能是不被社会待见,不和社会接触的缘故。
黄毛这个角色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保留着一股原始的好恶和野蛮。
在或圆滑世故、或唯唯诺诺的同伴面前,他显得很直、很硬、不会拐弯抹角,不会人情世故。
砸场子那场戏,在程勇、老吕还在找牧师的时候,他第一个冲出去,站在桌子上一个飞踢把张院士踹倒在花丛中。
酒吧争执的那场戏,也是他偷偷的握紧了酒瓶,准备随时干架。
这份行侠仗义的江湖气,瞬间把这个卑微孤独的小人物又立了起来,展现了更丰富的层次。
因为他卑微,所以他知道“好多人(包括自己)连5千都吃不起”,然后仗义的去偷药分给吃不起药的人。
因为他孤独,所以他在吃火锅散场的那场戏里最绝望,一反常态的话多,然后硬气的敬酒感谢,摔杯离去。
程勇复出后,到屠宰场找他回来帮忙,黄毛当场没有答应,第二天还是出现在了程勇的身后……
最后挑衅警察的那个帅气的表情,圈粉了好多人。
或许他是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冲了出去,但在甩开警察后,一脸孩子气的兴奋开心,没想到还是逃不了命运。
上完厕所回来,憋了半天的那句“痛快了”,想不到成为他最终的定语,留给观众一个痛心的结局。
真
实
除了顶着一头杀马特的黄毛,看不清脸,朝那一站,活脱脱就一非主流的“接地气”外形。
彭浩的行为处事也非常直率、天真、淳朴。
逃跑时着急了,直接踹人家自行车,抢车。
和程勇在码头上聊开心了,就学狗叫,吓人。
嘴硬不想回家,最后还是偷偷买了回家的火车票,想家,想回家。
不少人以为这个角色和当年的王宝强一样,是导演直接从什么地方拉过来的群演。
如果我告诉你,饰演黄毛的是一个职业演员,相信不少人应该会惊掉下巴。
别的演员演技好,但我们还知道他们是演员,他们在什么什么地方“演”的好。
但这个演员我们没法挑他哪里演得好,他实在太真了。
放到电视新闻里都不突兀的那种,是生活真实存在的普通人,没有太多演的痕迹。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是谁?
演
员
章
宇
电影里的黄毛20岁,你敢相信演黄毛的章宇(原名章鑫)已经36了吗!!!
连导演文牧野都不信。
“我看着他的眼睛,问他今年二十几?”
这个没了黄毛的小哥哥,平时真的挺帅的!
既像孔侑、李现、又像陈柏霖。
还带着点萧敬腾+凌潇肃+黄渤的感觉。
电影里黄毛的老家在贵州凯里,演员章宇正好也是贵州人,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为了演好黄毛,章宇在拍戏时经常摔得遍体鳞伤。
为了突出黄毛的孤立疏离,章宇还跟导演商量,把本来15句台词,改成了11句。
码头上学狗叫那个,也是他自己设计的。
因为他觉得黄毛就像一条野狗——“像一条野狗一样活着,却依然有一颗爱人的心”。
拍的时候徐峥并不知道,所以那时徐峥的反应其实是现场反应,想不到效果这么自然。
这段温情的袒露心扉,也成了最后悲剧来临时,压垮观众泪腺的最后一根稻草。
并非三大(北影、中戏、上戏)毕业,还拥有如此高水准的角色揣摩和整容般的炸裂演技,甩某些三大毕业的小生小花条街,真的很了不起。
独
立
章
宇
《我不是药神》是章宇出演的第一部严格意义上成熟的商业类型电影长片。
在此之前,他一直按照自己独立的路子往前走,是个特别有个性有想法的boy。
大学毕业后,他就在贵州话剧团工作。
但他不满足体制内的工作,年辞职去了北京,做过执行导演、也做过编剧。
7年前,章宇曾经用一张光盘向宁浩自荐,后来宁浩拍《黄金大劫案》的时候就想找他参演。
但他又没去,而是去演了一个独立电影。
其实今年,他还演了一部文艺片儿《大象席地而坐》。
这部电影的导演胡波已经去世,主演是曾出演过《闪光少女》的彭昱畅。
或许正是因为对独立电影的任性热爱,才让他在浮躁的电影圈内,保持清醒,从而按照自己的脚步稳固向前进。
艺
术
家
章
宇
章宇是个特别低调的演员,小影我一开始找不到他的资料,就去了他的微博(
晓章)逛一逛,发现这真是一个有趣的boy。自我介绍就和别的演员与众不同,透着股贱贱的贫嘴劲儿。
再看微博,关于电影的宣传,和黄毛的台词一样,言简意赅。
但他的原创微博,非常有意思。
时而像个诗人。
时而像个段子手。
时而又像个哲学家。
这么有趣的灵魂,确实不会在乎娱乐圈的名利。
作为一个观众,我还是希望业内能多给这样的演员一点机会。
毕竟辣眼的流量千篇一律,有趣的实力派万里挑一。
尽管随着电影的热映,很多人开始挑《我不是药神》里的毛病。
但我还是很开心看到这样的电影,认识了章宇这样的演员。
也许就像电影里程勇说的那样,好的时代会慢慢到来。
坚持勇往直前、坚持特立独行的执念,永远值得被厚待。
- 上一篇文章: 直播预告眼眶疾病你了解多少海外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