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康眼科泪器泪器疾病及其防治
眼睛有两个眼角,内眼角和外眼角,又名大小眦,合称两眦。大眦为上下胞睑的鼻侧联合处,又名内眦、眼大角、眼大嘴、眼大头、眼大睫;小眦为上下胞睑的颞侧联合处,又名外眦、锐眦、眼小角、眼小嘴、眼小头、眼小睫。内眦处上、下睑弦部各有泪窍一个。泪窍又名泪堂、泪孔,为排泄泪液的孔窍,即泪小点。小眦外上方泪腺窝内有泪腺,中医称泪泉,是泪液分泌之所。泪液自泪泉泌出以润泽眼睛,并经泪窍排出。
泪器是泪液排出的主要通道
泪器的结构
泪液分泌部:泪腺、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等外分泌腺
泪液排除部(泪道):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
泪器剖视图
两眦与脏腑的关系:
1.两眦为五轮中之血轮,内应于心,心主火,主血脉,即两眦的功能正常有赖心血的濡养和心火的温煦。故两眦疾病常与心有关。
2.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两眦疾病与小肠有关,心火移于小肠,兼见小便黄赤。
3.泪为肝之液,肝肾同源,故有关泪液及泪窍方面的疾病,有多与肝肾有关。
两眦疾病的病因分析
1.心主火,主血脉,心气盛则火炎,热壅血滞,脉络不通,故表现眦角红赤、疼痛,或成疮、成漏,或眦部之白睛赤脉丛生。
2.心火移于小肠兼见小溲黄赤。
3.心阴不足,虚火上炎,可表现眦部微赤,痒涩不适,虚烦失眠。
4.两眦包括部分胞睑与白睛,其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可出现心肺同病,如胬肉攀睛;心脾同病则睑眦肿起之病。
5.泪为肝液,肝开窍于目,泪液的正常分泌与排泄是肝疏泄条达的结果。肝肾同源,水火既济。故有关泪液及泪窍方面的疾病,有多与肝肾有关。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不足,或肝肾亏虚,肝不能约束其液,风邪外引,故表现冷泪频流。
6.由于两眦暴露于外,易感受外邪,常以火毒之邪搏结此而病,红赤痒痛,迎风赤烂,或泪溢无时。如内有心火,内外合邪,则症情加重。
泪器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流泪,泪窍(泪小点)溢出脓,或眦部(眼角)红肿,痒痛,溃脓等。
治疗原则:
1.内治:对两眦病的治疗仍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1)外邪火毒——清热散邪,则邪毒渐平
(2)心火内炽,灼津耗液——苦寒泻心,则内火自愈
(3)心经虚火——滋阴降火,阴液足则虚火降
(4)若属心脾、心肺、肝肾同病,则当兼顾。
2.外治:
两眦疾病除药物治疗外,结合点眼药水,洗眼,冲洗泪道,手术等外治法,更易奏效。如眦部疮肿脓成,或泪窍已闭阻不通,或有形之物形成且发展迅速,则必须配合手术。
部分常见泪道疾病
功能性流泪:
以老年人为多见,是因为冬天气温低,泪水的蒸发量减少,老年人由于眼皮萎缩皱褶,上眼皮下垂,或下眼皮出现眼袋,加上自身重量下坠,使下眼皮不能紧贴眼球表面,造成泪小点的虹吸作用不能发挥;加上冬季寒风刺激泪腺神经,泪水分泌增加,而参与虹吸作用的泪管周围的许多肌肉肌张力下降,泪水的正常排出受阻,泪水就会夺眶而出,出现迎风流泪的症状。即中医学的冷泪症。
慢性泪囊炎:
泪囊炎常在鼻泪管下端阻塞,泪囊内有分泌物的储留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要症状是溢泪,挤压泪囊区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分泌物中有大量致病菌,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应引起注意。泪溢的患者,常习惯地在下睑部朝下揩试眼泪,可引起下睑皮肤湿疹和继发性皮肤萎缩,使下睑外翻,从而加重泪溢。另外,由于泪溢的存在,常可并发结膜炎、睑缘炎等。另外女性应该警惕慢性泪囊炎,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的发病率高出2~3倍。鼻泪管阻塞或狭窄是造成慢性泪囊炎的基本原因。由于女性的鼻部管道一般较男性的狭窄,所以女性患慢性泪囊炎的就较多。由于解剖因素具有遗传性,因此泪囊炎常有家族史。
泪囊粘液囊肿:有时由于分泌物的聚集、泪囊失去张力,在皮肤表现可看到泪囊部有一半球形隆起,接之较硬用力挤压后有大量粘液性分泌物溢出称为泪囊粘液囊肿。
泪囊黏液囊肿
常见的泪道阻塞部位和冲洗液返流
慢性泪囊炎应如何预防?
1、注意眼部卫生,以防毒邪深入或病变反复,定期检查眼睛。
2、对椒疮重病,流泪症及将行眼部手术患者应注意检查是否患有本病,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治疗:
流泪,但泪道通畅,或通而不畅者,可药物配合针灸等治疗;若泪道不通者,可行手术治疗。辨证论治内服方药,
(1)肝血不足,复感外邪——补养肝血,兼以祛风。——止泪补肝散加减
(2)肺气不足,感受外邪——补益肺气,感受外邪。——补肺汤加减
(3)气血不足,收摄失司——益气养血,收摄止泪。——八珍汤加减
(4)肝肾两虚,约束无权——补益肝肾,固摄止泪。——左归饮加减
注:泪道未完全阻塞之冷泪症,药物及针灸治疗效果均佳。若泪道已完全闭阻,针药均难奏效,正确地选用适当的手术,一般可治愈。
白癜风能治好么北京白癜风能治么- 上一篇文章: 注意了,上班路上别做这几样短命事
- 下一篇文章: 考飞4话说民航招飞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