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尚存的四大ldquo古迹rdq

白驳风 http://www.baidianfeng51.cn/SpecialList.html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还可以找到早期人类器官退化的“古迹”。

1、第三眼睑: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眼内角有一块淡红色的隆起的肉团,叫做泪阜。在靠近泪阜的外侧,还有一条半月状的粘膜皱襞,弯度向外,叫半月皱襞。这就是动物第三眼睑的遗迹。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动物就有第三眼睑,它是内眼角处粘膜皱襞所形成的半透明的膜,又叫瞬膜,起保护眼球清洁的作用。比较高级的哺乳类动物,瞬膜都退化了。到了人类,就只剩下隐藏在眼角里的半月皱襞了。

2、动耳肌:兔子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还有一对引人注目的大耳朵。它在草丛中小心翼翼地探听动静时,总是灵活地转动耳朵。哪儿有了突如其来的声音,耳朵就马上转向哪儿。羊、马、鹿等许多大动物都有这种本领。这里所说的大耳朵,是指外耳的耳廓。由于进化,人类的耳廓显然已经不动了,但动耳肌尚存。我们每个人外耳解剖图上的耳上肌、耳前肌和耳后肌,就是动耳肌退缩的残余。可如今它们已经无力再牵动耳廓,只能和韧带一起固定耳廓罢了。有趣的是,个别人的耳朵至今还能一下一下地抖动。这种不甘消亡的动耳肌的活动,被人们称做返祖现象。

3.好惹事的阑尾:很多人都知道阑尾炎,也知道阑尾就长在右下腹部的腹腔里。在大、小肠交界处有一段囊袋样的肠管,叫做盲肠,长约6至8厘米。阑尾长在盲肠的未端,长约5至9厘米,直径为0.5至1厘米。人类的盲肠和阑尾在消化吸收功能中已经没有什么直接作用了。可是,在某些动物中,它都是极其发的。例如,食草的兔子的盲肠,其容纳量约与消化管其余部分的总容纳量相等,连难以消化的纤维素也可以在盲肠里被消化。在人体内,当抵抗力减弱,细菌侵入阑尾时,就会引起阑尾发炎。如治疗不及时,有时还会有生命危险。可见,阑尾虽用处已经不大,但却好惹是生非。因此,一些国家的风俗,当胎儿坠地时,便为婴儿割去阑尾,以根除此患。

4、尾椎骨:如若不小心跌个跤,便有可能引起尾骨骨折。人是没有尾巴的,怎么会有尾骨呢?其实,在人体骶部的末端,便有几节尾椎骨。尾骨是名副其实的人体“古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a.com/lqbby/12265.html